悲痛!他突然离世,年仅57岁
- 2022-03-28 16:00:03 腾讯健康
- 健康
3月27日,
我国著名血液病学专家、
中国CAR-T治疗领域领军人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剑峰教授
突发冠状动脉夹层破裂,
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7岁。
公开资料显示,
周剑峰为华中学者领军人才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临床专业方向为白血病,
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的分子诊断,
分子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
中国CAR-T治疗领域领军人物
2022年1月,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周剑峰教授团队“应用全人源抗 BCMA CAR(CT103A) 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系列研究”获得殊荣,这也是该团队继去年首届获奖后的再度获奖。
就在上个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剑峰教授对自己和团队正在从事的这项研究还满怀期待。
他说,这是一项即将成为现实的医学治疗手段,未来将从临床试验进入到医院一线的临床,成为老百姓也能用得起的、具有世界水平的药。一旦获批入市,这款药物将弥补我国自主研发的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的市场空缺,成为我国最接近世界水平的医学成果之一,以造福更多骨髓瘤患者。
钻研医疗技术不忘医者初心
据新华网报道,2001年,周剑峰从美国进修归国后,被委以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重任。
“学问都是从实践中来,作为医生必须在临床中历练。”自称“菜鸟主任”的周剑峰放下主任架子,主动请缨和刚留院工作的普通医生一样,参加内科总住院医生值班。他轮转内科几乎所有科室,短短数年就迅速熟悉了临床工作。
2013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美国已用于临床,当时在北京、上海等地大的医疗中心也开始了实体肿瘤的治疗试验。“能够出国看病的人总是少数,尽快实施能解决问题的医疗新技术是我们医生应有的责任。”周剑峰认识到,CAR-T免疫细胞疗法作为肿瘤治疗中独特而重要的选择之一,对于复发难治、现有技术山穷水尽的患者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此后周剑峰和其所属团队展开了艰苦的技术攻关。
周剑峰马不停蹄地联络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张同存教授团队和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快研究应用。每周一次雷打不动地与生物医学科学家、实验研究员、临床医生的CAR-T病例讨论成为周剑峰生活的一部分。把CAR-T试验的结果在第一时间反馈、改进、再运用,周剑峰将距离消除肿瘤的“最后一公里”不断缩短。
经过半年努力,2015年,周剑峰团队成功实施了华中地区首例CAR-T疗法治疗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来自美国,澳洲,东南亚,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140多位患者接受了周剑峰团队CAR-T治疗。
不止于此。2017年5月,周剑峰带领团队在全国首开“白血病”停药门诊,成功为一些满足条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现了停药。
“一个好医生不能为了出名看病,不能为了钱看病。”周剑峰说,他和团队不但要努力争做医疗技术的世界领先者,还要争取让老百姓享受到最优质、最便宜的服务。
突然逝世让同行们震惊惋惜
周剑峰教授突然离世的消息让业界为之震惊。
“非常震惊,周教授是中国血液肿瘤领域名副其实的大咖,也是CAR-T治疗的领军人物,血液领域痛失一位大咖专家,患者痛失一位好医生。周教授,一路走好!”一位医生这样写道。
另一位认识周剑峰教授的医生也表示惋惜:“周剑峰是同济医院非常知名的专家,离世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夹层破裂,这是临床中一个比较少见的现象,导致心脏呼吸骤停,经过医院同事们全力抢救,胸外按压,上ECMO,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救过来,非常令人痛心。”
同济医院心内科一位医生追忆周剑峰时这样写道――
患者家属遗憾再也见不到他了
得知周剑峰教授离世,不少网友、患者和患者家属也表达了怀念和追思。
“2008年,有位大学生与患者配型成功,她向周教授提出能否给对方打个电话,讲一下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安全性。周教授二话没说,开车带着她从同济医院赶到华中科技大学,找到那位同学亲自当面解释。好医生,一路走好!”网友“兵哥哥”这样说。
患者家属陶女士则称得知消息“痛心悲痛不已!”她的公公患淋巴瘤患者,就是周教授的病人,现在康复五年多了!“是周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给了我公公二次生命!沉痛哀悼!”
“周教授给了我妈第二次生命,每次挂他的门诊,我都送他一个苹果,并告诉周教授一定平平安安!在病房也能看到他笑眯眯的安慰病人:怕什么!还有武器!可惜再也见不到他了!一路走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周教授!”患者家属何女士说。
一位患者也留言:“天妒英才,他真的是血液科患者的定心丸,也是太累了,真的是好惋惜也很震惊,太难过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来源:极目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8/57781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血压值偏高就是高血压?提醒:这些错误的测量方式会影响血压值!2022-03-28 16:00:04
- 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或将超千亿,集采机制需进一步完善2022-03-28 16:00:04
- 临床吐槽尿蛋白阳性率有点高,检验人该如何解释?2022-03-28 16:00:04
- 拧开两千个核酸采样管,这只破皮的手让千万人动容2022-03-28 16:00:04
- 糖化血红蛋白不仅是监测血糖水平,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022-03-28 16:00:04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