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结果竟然指向这种罕见病?血涂片揭秘幕后真相……
- 2022-03-27 12:00:07 腾讯健康
- 健康
作者:张时民
谷固醇血症又称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由于谷固醇等植物固醇代谢障碍,血清谷固醇、豆固醇含量异常升高,引起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溶血性贫血等病变和血小板减少。青壮年时期死亡率很高。
该病由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中ABCG5/ABCG8中一个或两个共同发生突变造成的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表型 。
以血浆中植物胆固醇水平升高20~100倍为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植物固醇是植物自然产生的一种化合物,存在于大多数植物油中,它能够阻止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然而大多数人通过正常饮食所摄入的植物固醇很少。
2018年5月11日,该疾病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典型病例
1
血常规仪器报警
患者男性,36岁,因不明原因发热被收入普通内科病房。入院后首次血常规检查使用Siemens 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这样的结果:
血小板减少,提示大血小板增多及血小板聚集(红箭头和红圈)
再改用Sysmex XN血细胞分析仪复查检测,其中血小板在两个通道呈现非常大的差距,血小板直方图与散点图均有异常:
Sysmex XN分析系统的PLT研究参数数据和散点图
到底哪个结果正确?是否有血小板聚集?
PLT-F通道提示有大血小板增多,或许幼稚血小板增多(IPF)!WNR散点图也呈现显著异常!WFD散点图显示白细胞分类基本正常,但下面的深蓝色散点提示有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直方图不正常,显示血小板低,并且没有显示出有大血小板和小红细胞交叉的问题。
2
血涂片扫描复检
两台检测设备对血小板分析结果差距较大,但都提示有大血小板增多现象,必须进行血涂片复检。我们先用Cellavision DM96对血涂片进行细胞扫描复检。白细胞周边易见到口型红细胞。
Cellavision DM96对血涂片进行扫描复检的屏幕截图
白细胞分类没有问题。
Cellavision DM96白细胞分类结果
既然两型号血细胞分析仪都提示有大血小板和血小板数量差距较大的问题,因此使用该设备查看一下血小板情况,发现确实有许多大血小板和巨大血小板,且周边也可见到口型红细胞。
Cellavision DM96 检出大血小板增多的屏幕截图
在红细胞分析模块中查看血小板分布情况,血小板数量不少,同时也显示大血小板增多,因此可以确认血小板没有聚集,没有减少,且与仪器的大血小板增多报警相符合。
再仔细看上面大血小板增多的截图和红细胞模块中的血小板分布,同时发现血小板周围的许多红细胞呈口型红细胞样,而且估计数量也不少。
Cellavision DM96的红细胞分析模块
既然怀疑口型红细胞增多,就使用高级红细胞分析软件对血片的红细胞进行初步分析,点击口型红细胞(Stomatocytes)选项,将其中口型红细胞以深颜色显示,其他非口型红细胞颜色变浅。
Cellavision DM96 高级红细胞分析软件分析截图
同时获得仪器分析得到的口型红细胞百分比。结果显示口型红细胞增多,同时伴球形红细胞增多。
Cellavision DM96红细胞分类结果
3
血涂片显微镜检查
既然血细胞分析仪和Cellavision都提示大血小板增多和口型红细胞增多,因此再进行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核实也是必要的。将血涂片在油镜下仔细查看:
显微镜检查,可见巨大血小板和口型红细胞(标尺为10μm,下同)。
显微镜检查,可见大血小板和口型红细胞。
显微镜检查,大血小板增多和口型红细胞增多。
显微镜检查,巨大血小板、大血小板和口型红细胞增多。
4
人工计数法核实血小板数量
使用血小板稀释液稀释血液标本,使用传统的显微镜法人工计数核实血小板,校准血小板的数量,尽量减少可能是大血小板、巨大血小板或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不够准确的影响因素。
计数盘中的血小板(低倍镜)
计数盘中的血小板(高倍镜),其中大血小板与红细胞大小类似(计数盘中的红细胞已经被稀释液溶解,因此没有红细胞,只有两个白细胞)。
经显微镜下精确计数血小板后,发现任何一个自动化设备都没有准确计数到大血小板和巨大血小板,人工计数的最终结果为390×109/L。
5
血常规最终报告
经过显微镜复检血片和对血小板计数进行核实,我们出具了如下的报告。其中在备注中对形态学描述为:血片口型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易见,红细胞可见H-J小体,血小板计数为人工镜检计数结果。
复检后发出的血常规报告及备注信息
6
确诊植物固醇血症
血常规报告发出后,我们曾经联系过主管医生,实验室结果高度怀疑植物固醇血症,建议送检基因检查及血清植物固醇谱分析(需外送检验)。
几天后基因检查结果回报及外送的植物固醇谱报告返回临床,确诊该病人为植物固醇血症。
临床表现
高胆固醇血症和早发心血管疾病:
部分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但是,部分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正常或稍高。
皮肤黄色瘤:
青少年阶段即可出现黄色瘤,表现为无痛性隆起性结节,好发部位在手腕、跟腱、膝关节、肘部等肌腱附着点周围,极少会出现在眼睑和面部。
血液异常:
一些患者出现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异常出血等血液学改变。
其他:
随着疾病进展,一些患者出现关节炎、关节痛、肝损害、轻度脾肿大等异常。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典型的临床表现(如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
2、血清谷固醇及豆固醇浓度升高;
3、ABCG或ABCG8等位基因突变。
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高脂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脂肪肝等。
通过血清植物固醇谱及基因分析确诊。
实验室检查
植物固醇血症的实验室检查,以下三点是关键的,而血常规检查及血涂片检查可能是发现该病的一个初始筛查项目。
血常规:
一些患者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血小板数量降低(或正常),血涂片可见口形红细胞增多和巨大血小板等溶血性贫血的表现。
血清植物固醇谱分析:
患者血液谷固醇、豆固醇浓度显著增高。
基因检测:
ABCG5或ABCG8基因检测是确诊谷固醇血症的重要方法。
总结讨论
对检验人员:
针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进行复检及形态学检查时,要注意观察红细胞形态,如果见到大血小板及巨大血小板增多并伴有口型红细胞增多,可以怀疑为植物固醇血症。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给予咨询和建议,最好能进行血清植物固醇谱和基因检测。
在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定义上均提到血小板减少,但本例血小板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大血小板和巨大血小板增多。这提示我们血小板减少或许是一种假象,或许是仪器法对大血小板和巨大血小板不能准确计数而给出的假象。此时应该评估血涂片,必要时采用显微镜计数法重新校准血小板数量。
对患者:
应该严格限制食物中胆固醇和谷固醇的含量,通过饮食控制,可以使血浆谷固醇的含量下降30%。
预防:
对于患者同胞、父母及家族成员,应进行血脂测定、基因分析及遗传咨询血常规及血涂片筛查,母亲再生育时可进行产前诊断,有利于优生优育。
来源:张时民的学术课堂
编辑:yeah 审校:小冉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7/57766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这样洗碗,细菌增加70倍!全吃进了肚子里……很多家庭都中招了2022-03-27 12:00:07
- 警惕!身上这5种肉有癌变风险,这几类人尤其要注意2022-03-27 12:00:07
- 吃鱼好处多,但这1个部位有毒,千万警惕!2022-03-27 12:00:07
- 一个皇帝才会得的病,是怎样缠上这个29岁普通男生的!2022-03-27 12:00:07
- 1个坏习惯,毁了半口牙,但你却天天都在做!2022-03-27 12:00:07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