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这5个问题你都清楚么?

  • 2022-03-23 22:00:11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导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据估计,我国目前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了解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十分重要。

问题一:在高流行地区,HBV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围产期和幼儿期经母婴传播。

在高流行地区(≥8%的人群感染,通常为10%-20%),HBV主要在围产期和幼儿期经母婴传播。高流行地区包括中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太平洋岛屿、中东部分地区和亚马逊盆地。在我国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后,母婴传播已大幅度减少。

性接触和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传播是低流行地区(

问题二:HBV在体外能保持多久的传染性?

答:至少7天。

在37℃的环境下,HBV可存活7天,在此期间继续存在传播感染的风险。HBV的平均潜伏期为75天,但可以从30-180天不等。感染后30-60天可检出病毒。

问题三: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有哪些?

答: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是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有较高的HBV感染风险:注射毒品史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囚犯以及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糖尿病患者。

问题四: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方法是什么?

答: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应该在出生12 h内接种,接种时间越早越好。患重症疾病的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

问题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应怎么办?

答: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

参考资料:

[1] George Y. Wu. Fast Five Quiz: Hepatitis B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dscape. 2020 Mar 03.

[2] 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20(03):281-289.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3/57708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