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有这些新规定
- 2022-03-20 20:00:16 医药卫生报
- 健康
热点聚焦本报记者卜俊成 刘旸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呈现新的特点。为此,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第九版诊疗方案),在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方面做出修订。3月18日—19日,针对第九版诊疗方案的新变化,记者邀请省内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解读。
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但致病力有所减弱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奥密克戎突变毒株的棘突蛋白有37个突变,德尔塔突变毒株的棘突蛋白有15个突变。现有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强于德尔塔毒株,但致病力有所减弱。这就导致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无症状及轻型病例增多。我国常用的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诊断性未受到影响,但可能降低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采访中,河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医院院长、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张国俊说。
在核酸检测基础上,第九版诊疗方案增加了以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但是,如果两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则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张国俊说。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如加重转定点医院治疗
第九版诊疗方案规定,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重症监护室)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原来诊断的无症状患者和确诊患者都会收治到隔离的定点医院,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医疗资源。第九版诊疗方案体现了分类救治的原则,比如无症状的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就可以到定点的隔离酒店或者方舱进行隔离。”河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海峰说。
规范抗病毒治疗,增加针灸治疗和儿童中医治疗
第九版诊疗方案收录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以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相关循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新冠病毒方面是有效的。其中,前者适用人群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后者联合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河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明利说。
第九版诊疗方案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针对不同的病型,列举了推荐的穴位和具体的针刺方法。据张明利介绍,在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上,借助针灸抗击疫情的方法由来已久,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曾在著作《千金方》中明确指出“三两处灸之……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唐代诗人韩愈曾在诗作《谴疟鬼》展露了当时医生借助针灸抗疫的场面。通过针灸刺激相应穴位,可以达到提高机体正气,提升脏腑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疫毒损害,有效驱除入侵机体疫邪的目的。第九版诊疗方案增加针灸治疗内容,必将进一步提高临床抗疫的疗效。
第九版诊疗方案还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了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其中明确指出,儿童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治疗参照成人中医治疗方案,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候和小儿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还可选择儿童适用中成药辨证使用。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儿科医学院党委书记任献青介绍,这是在国家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首次提出儿童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治疗,这相当于为儿童新冠肺炎患者和儿科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临床治疗选择。
其实早在2021年11月,河南就依据新冠肺炎防控临床实际印发《儿童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方案》,制定了儿童新冠肺炎诊疗的治疗方案、用药用量、中医预防方等细则。“儿童患者的症状与成人相比相对较轻,方案主要依据儿童临床特点、儿童体质和河南气候等,结合临床,进行一人一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抗击疫情方面的作用。”同时作为河南方案起草组的专家成员,任献青说。
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居家健康监测变为7天
第九版诊疗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轻型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修改为“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相关研究证实,Ct值≥35以后,样本内只有很微量的新冠肺炎病毒或者已经分离不出活着的新冠肺炎病毒了,相关患者不再具有传染性,一般在7天左右机体则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隔离管理也就可以改为居家进行健康监测。”张明利说。但是他提醒道,即便是感染者解除隔离管理,出院居家健康监测,也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规范佩戴口罩,居住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0/57643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漯河市妇幼保健院疫情防控专题会召开 2022-03-20 20:00:16
- 温县人民医院紧急为1.5万余名在校生核筛 2022-03-20 20:00:16
- (图表・漫画)【新华全媒+】答疑解惑2022-03-20 20:00:16
- 济源:对入济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 2022-03-20 20:00:16
- 2021年至今4例新冠本土死亡病例,均有基础性疾病2022-03-20 20:00:16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