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熬夜加班早上醒来居然“面瘫”了,医生这样说……
- 2022-03-19 16: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视频剪辑 曹洋
通讯员 张翔 吴萍
春季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面瘫等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接诊了多位面瘫患者。王女士经常熬夜加班,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嘴歪且无法闭眼,被医生诊断为“面瘫”。专家提醒,疲劳受凉易引发面瘫,日常生活中应少熬夜多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吹袭。
女子熬夜加班致面瘫
28岁的王女士是名设计师,平日经常熬夜加班。最近工作任务忙,连着熬了两天夜。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动不了了”。家人急忙将她送往附近的梨园医院就诊。
医生给面瘫患者治疗
接诊的姚弘毅主任通过详细的检查,排除颅脑疾病后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通过药物治疗,配合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在治疗3次后,王女士就能正常闭眼,略微抬眉,5次后右侧鼻唇沟显现。近一个月的规范治疗,王女士基本痊愈,没有留下后遗症。
“我醒了睁开眼睛后竟然闭不上了,赶紧起床照了个镜子,发现嘴也朝右侧歪了。”王女士回忆当时的情景对记者说。
姚弘毅主任表示,王女士出现面瘫是由于她最近熬夜劳累后免疫力下降加上不慎受凉导致的。“春季气候多变,冷热交替,早晚温差大、流感频发;正常人一旦受加班、熬夜、劳作过度就会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春季多风,患者面部容易受到冷风刺激从而引发面瘫。”
武汉市东湖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段圣德最近也接诊过不少面瘫患者。他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于面瘫不是很了解,其实这是一种较为高发的疾病,在各个年龄层人群中都有发生,应当引起重视。
据段圣德介绍,面瘫也称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不能闭眼,流泪,鼓腮漏气,耳后疼痛等。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侧面肌运动减弱或消失,常于睡眠清醒后发现,很多人刷牙时口角漏水为首发体征,部分人可伴有味觉丧失,听觉过敏,患侧乳突部疼痛等,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患者两侧面部不对称,口眼歪斜,十分痛苦。
医生给面瘫患者治疗
面瘫应如何预防
就如何预防面瘫?段圣德指出,主要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包括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保持清淡饮食,保证睡眠质量以及合理锻炼。建议适当增加户外体育运动,防止受凉,避免熬夜,舒缓精神、情绪,从而降低面瘫发生可能性。
姚弘毅提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外出需要戴口罩,出汗、洗头、洗澡未干前忌吹冷风,风扇、空调风速温度需得当,驾车、坐车避免长时间开窗吹风。肥胖、高血压、免疫缺陷、压力和疲劳的人群也容易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挡病毒入侵。
“少部分体质较好、症状较轻的面瘫患者有可能不药而愈,对于大部分面瘫患者来说,进行及时、系统、正确地治疗非常必要,千万不要延误治疗时机。”段圣德强调,在面瘫发病的急性期,症状表现会加重,也不要过度紧张。患者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同时配合挤眉、闭眼、鼓腮、嚼口香糖等面部功能锻炼,促进病情恢复,可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19/57625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北京:新冠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核酸仍是新冠确诊依据2022-03-19 18:00:08
- 58岁大叔胸部受重伤变“气球” ,抢救6小时转危为安2022-03-19 18:00:08
- 春天的平分日!“鸢飞”“立蛋”话“春分”2022-03-19 18:00:08
- 北京: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建议72小时内进行新冠病毒抗原自测2022-03-19 18:00:08
- 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及多价疫苗研发已取得积极进展2022-03-19 18:00:08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