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检病理提示肺癌,手术切下来却是良性肿瘤,这误诊么?

  • 2022-03-19 10:00:09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地球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肺肿瘤。

这位中年女士就遇到一件蹊跷事,幸好是好事!

她今年41岁,受凉后感冒,咳嗽、咳痰一个月,断断续续无好转,后来甚至出现了痰中带血。

成年人痰中带血常常是个危险信号。

于是赶紧去医院做了个CT,果然,发现左侧肺门区4.0cm软组织肿块,边缘略有分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右图为增强CT)。

麻烦了!

住院做了穿刺,医生从穿取的肿瘤组织中发现了异型细胞,提示肺腺癌。

还好没有累及大血管,没有破坏纵隔胸膜,也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胸外科医生会诊后认为可以切除。

于是就去胸外科做了微创手术切除,结果,又出了意外!

术后病理分析,病理科医生把这个肿瘤组织做成切片,放到显微镜下翻来覆去地找,也没找到癌细胞,邪了门了!

后来又做了免疫组化,这才水落石出,病理竟然是个良性肿瘤:硬化性肺细胞瘤(PSP)

不是肺癌!好家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手术前穿刺找到的癌细胞去哪儿了?从良了?改邪归正了?

嗨,这个肿瘤是个坑!

这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它包含4种成分:血管瘤样区、乳头状区、实性区和纤维化区。

乳头状区的肿瘤细胞常常体积稍增大(上图),有异型性,跟癌细胞长得很像,术前穿刺标本太少,有时无法区分肺腺癌的乳头状生长和硬化性肺细胞瘤的乳头状区,就会误以为中分化的肺腺癌。

而肿瘤内的血管瘤样区就像一个个血管湖,增强扫描时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跟肺癌也有易混淆的地方(此时要留意延迟扫描以及CT值的测量)。

这位病人也是靠手术切除后的大标本结合免疫组化,才确诊为良性肿瘤,PSP。

那这种肿瘤靠穿刺造成的误诊多吗?

有医生做过统计,这种良性肿瘤术前穿刺误诊为肺腺癌的几率,甚至能达到25%

那既然是良性肿瘤,不做手术可以吗?是不是白挨一刀啊?

有人可能觉得,良性肿瘤挨一刀有点冤,还要花几万块钱。

不做手术可以吗?

手术是可以获益的。因为这种肿瘤有恶性潜能,有恶化成肺癌的潜在风险。

乳头状区的肿瘤细胞就像摇摆人一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是另一位41岁女士,咳嗽、少量咳血3天,CT发现左肺肿物,周围可见半透明的晕征(肿瘤出血)。

术前会诊怀疑类癌(一种神经内分泌癌),手术病理是良性的硬化性肺细胞瘤(PSP)。

切除了就不会恶变了。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19/57621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