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月经暂停键,你会按下去吗?

  • 2022-03-11 20:00:11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作者:晓洋

“姨妈神真的好准。”

在豆瓣小组内,信女们自觉为“大姨妈”搭建了多座虚拟庙宇。每月那几天迟迟不来,信女会网络上拜“姨妈神”,祈求血气顺畅。等到姨妈来访后,又会发帖诚心还愿,给姐妹接血气。

这边姨妈庙内祈愿香火鼎盛,那边生理期树洞大量接收痛经倾诉。

豆瓣“痛经倾诉互助小组”里,有网友表示每次外出5个小时以上都要提前安排,工作后所租的房子离公司不能超过20分钟的步行距离。被痛经折磨的12年来,她感到自己“活成了月经的奴隶”。

据统计,如果不考虑怀孕的话,女性一生中可能要经历400多个月经周期。对于受重度痛经困扰的女性来说,这意味着一辈子要遭受400多个回合的疼痛暴击。

对于痛经严重的女性来说,陪伴她们安度生理期的不是红糖水和暖宝宝,而是每天一颗的避孕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颜惠亚(Sophia Yen)更扬言“除非你想怀孕,否则月经可以是选项”。

你感受过月经的困扰吗?生理期难道只能一直忍着吗?如果有一个月经暂停键,你会按下去吗?

每天吃一颗卸下痛经的重担

小靖,95后。从大四开始,她曾两次因痛经去看医生,其中一次候诊时她痛到躺在医院地板上打滚。她说:“如果我够力气,很可能就爬到窗边跳下去了。”医生当场打了一支止痛针,她才缓过来。

小靖后来才知道那一针是解痉类药物,仅可暂时缓解疼痛,若长期使用会影响肝脏功能。可是,痛经每个月都来一遭,还能怎么缓解?怀着“生理期无痛”的美好愿望,小靖踏上了医药自学之旅。

知乎、果壳和丁香医生里跟痛经相关的帖子,小靖几乎都认真研究了一遍。跟许多年轻女性一样,她的痛经属于原发性痛经,与子宫内前列腺激素分泌增加和血管收缩有关。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调查对象里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77.1%,其中66.3%为中重度痛经。常见症状包括小腹疼痛、腰痛和虚弱乏力等。

针对这类痛经,不少女性会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从而在生理期前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小靖试过吃止痛药,只是效果并不理想。

最后,小靖把希望寄托在短效口服避孕药上。除了不容置疑的避孕效果外,避孕药可抑制排卵,减轻痛经和经前综合征,如浮肿、痉挛痛、乳腺痛等。停药后一周内,可模仿月经造访的情景,产生规律的撤退性出血,且减少出血量。

一次看门诊时,小靖顺便问了医生的意见,医生的回复是“可以吃”。对比多种常见避孕药的副作用后,她从药房买了一盒“优思明(Yasmin)”,每天吃一颗,一个月内连服21天,接着停药7天。为了提醒自己按时吃药,她会把药片放在工位的水杯旁。

停药后的三四天,小靖感到腹胀,有少量出血的“假月经”。曾经要死要活的经痛不翼而飞,生理期重担也一下子卸掉了。

经大规模研究显示,避孕药能降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病风险,减少乳腺囊肿的发生。部分避孕药可用于治疗雄激素过多症,改善中轻度痤疮。小靖身边的朋友就有看中这个副作用、想用避孕药来控油治痘的。

年轻女性最关注的,是服用避孕药后会否影响生育。研究发现,不连续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排卵恢复略显延迟,但最终妊娠率是一致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怀孕前意外摄入避孕药,并不会增加先天畸形发生率。

不过,服用避孕药的作用不全是有利的。它不仅可能产生恶心、头痛、情绪改变等副作用,而且会使静脉血栓风险增加2倍至4倍。至于是否增加乳腺癌风险,研究结果依然存在矛盾。

服药半年左右,小靖产生没有原因的情绪低落。从网友的经验分享中,她明白这是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之一。她继续服药一段时间,直到身体完全适应,心情才逐渐恢复平常。除了情绪波动,另一个副作用是皮肤持续干燥,小靖的脸从普通干皮变成“沙漠大干皮”。

无论是假月经还是肤质变化,小靖认为都比痛到打滚更可接受。为了缓解痛经,她已吃了4年的短效避孕药。

月经,季经,年经可能是一个“选项”?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文章曾指出,一百多年前的女性一生要经历约160次月经。到了当代社会,女性一生的月经次数可能多达400次。其中原因在于过去女性发育较晚,生儿育女较多,而怀孕加上哺乳期会有10多个月至两三年不来月经。

月经周期好比女性身体为孕育新生命所做的反复演习。既然现代女性一生不用生八九个孩子,那么,月经是否非得要月月来,甚至月经还有必要吗?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近年批准了季经药和年经药,允许医生利用避孕方式减轻育龄妇女每月大量失血的身体负担。

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旗下的性与繁殖健康委员会(FSRH)在2019年更新了他们的指南,提供连续服用短效避孕药的替代方案,包括连续服药63天停7天或者21天停4天。

早在20多年前,巴西生殖专家Elsimar Coutinho 和Sheldon J Segal发表《月经不再有用了吗?》一书,认为“反复出现的月经是一种不必要的掉血”。

近年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颜惠亚(Sophia Yen)更是主张前卫的“选择性经期”,告诉现代女性“除非你想怀孕,否则月经可以是选项”。

在颜惠亚的眼中,口服避孕药不仅是医生处方给痛经患者的药物,而且是女性把握个人生活的命门。她常把控制月经频率类比作“戴近视眼镜”,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TED的演讲中,颜惠亚分享了自己关于月经的痛心回忆。她当时正参加麻省理工生物化学期末考,突然“大姨妈”来访。她万分纠结到底要先去洗手间,还是先考完试。

不少人担心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导致不孕,颜惠亚就用自己的例子来说服对方。等到事业进入稳定期后,她停掉服用了15年的避孕药,赶在35岁前怀孕生子。

现在她已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大女儿刚步入青春期。这位高成就追求的妈妈计划用避孕药帮女儿“打造一个没有月经负担的青少年时代”。她不希望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在考试、上台演讲或从事体育运动时要为月经而分神。

如今,颜惠亚把医学生的应考利器,推荐给更多想要控制月经的女性。2016年,她在美国创立了一家女性健康品牌,尝试根据用户年龄、BMI、身体状况等,量身打造少副作用的避孕药方案,使月经变成“每月、每季、半年,甚至一年一次”。

给你一个月经暂停键你想按下去吗?

每月躺在床上求“大姨妈”高抬贵手,祈祷痛经速速离开。这时候,可能不少人追问过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如今,现代医药手段将一个月经暂停键放在面前,你会想按下去吗?

接受新周刊记者采访时,美娜正遭受生理期和感冒的双重夹击,不得不请病假在家。她常备红糖和益母草生理期贴,因为经期里她总是腰疼,只要忍不住喝了冰的就会腹痛。一次全家去泡温泉,唯独美娜来月经去不了。

尽管如此,美娜依然不想抑制月经的频率。“我怕副作用。以前上高中有同学为了考试就吃药调节,试一两次之后就不太规律。想到月经来一次少一次,又会突然觉得月经不是那么‘坏’。” 美娜解释道。

尽管口服避孕药已使用超过半个世纪,但近年来科学家才开始意识到服用避孕药可能改变女性大脑。由于合成激素技术的影响,较早期的避孕药往往含有雄性激素,而更新的药则含有抗雄激素。

奥地利认知神经科学家比琳达・普勒策尔(Belinda Pletzer)在2015年发表的论文里,将含雄性激素和抗雄激素避孕药区分开来做实验,并对比服用与未服用药物的女性大脑。

与未服用激素的女性相比,服用含雄性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大脑某些区域会呈男性化,例如更擅长思考空间问题。而服用含抗雄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则变得擅长识别人脸,具有微妙的女性化效果。长远来说,这些药物对大脑所产生的影响,目前还待研究。

今年初,小靖开始松开控制月经的手,暂停服用避孕药。她的主要理由不是舍不得月经或潜在副作用,而是“性价比不高”。

以她之前服用的优思明为例,一个月的药费得要花130元左右。过去几年的“双十一”,她都会囤避孕药,平均每盒通常能便宜20元。“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是避孕,我只是利用它的附加效果。每个月花这么一笔钱,感觉并不划算。”她说道。

停药的3个月里,小靖还在观察身体激素的恢复情况,如果以后的生理期不太痛,她不打算继续吃药。

她说:“避孕药只是一种药物,就像胃痛吃胃药,痛经就吃相应的药。如果没有痛经,我是一定不会吃(避孕药)的。来月经是自然而然的,让自己活得快乐没负担也是自然而然的。”

毕竟,短效避孕药只是多一个选择,是否服用得自己判断。

参考文章

[1]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丨果壳

[2] 红颜还是祸水――由Lybrel等控制月经引发的思考丨医学与哲学

[3] 曾提高女性工资地位,避孕药为何受冷落丨科学探奇

[4]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丨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5] 关掉“大姨妈” 选择性经期行不行?丨中央社

[6] No One Has to Get Their Period Anymore丨The Atlantic[7] Making Periods Optional丨TEDxBerkeley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11/57485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