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亡率持续攀升,中国香港挽救新冠重症患者为何困难重重?
- 2022-03-05 22:00:07 腾讯健康
- 健康
截至3月4日,中国香港特区每百万人口中有约17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全球及亚洲的死亡数字均不超过1人
随着第五波疫情持续蔓延,减少感染、发病、重症,特别是老年人死亡率高、养老院舍感染问题,正成为香港抗疫体系面临的核心考验。图为香港一家养老院近日因疫情减少老人出行后被放置起来的轮椅等设施。《财经》记者 焦建/摄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首名死亡患者于2月8日出现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香港特区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病例累积已超千人。
3月4日,香港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增52523例确诊感染者(连续3日超过5万),其中仅11例为输入性病例。第五波疫情已累计有超过39万人染疫(占全港人口总数的5.2%)。因相关在线申报系统尚未启动,这一确诊数字仍被视为将低于实际感染者数量。
随着确诊者数字不断猛增,当地死亡病例亦持续增加。在新增136名病人离世后(连续4日超过百人),香港第五波疫情中已有累积1341人离世。
在离世者中,居住在安老院舍(内地称“养老院”)内且未接种疫苗的老人占比较高。截至3月4日,香港已累计有755间安老院舍出现了超过9800名的感染者。按占比来看,全港72%安老院舍、60%残疾院舍有感染情况,一个月至少680名院友死亡,占染疫死亡总数超过一半。
在此之前,各界关注香港抗疫的宏观问题包括相关部门的信息贯通是否畅顺、治理确诊病人时是否有效分级并移动、相关预案是否足够应付疫情顶峰,以及公私营协作下私营医疗机构如何参与抗击疫情等方面。
随着第五波疫情持续蔓延,减少感染、发病、重症,特别是老年人死亡率高、养老院舍感染问题,则正成为香港抗疫医疗体系面临的核心考验。
老人病亡率缘何较高?
综合两年多来的新冠疫情状况,香港累计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确诊者数字突破40万宗,对比亚洲其他大城市,仍属较低水平。
但按照香港当地研究机构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料进行的统计显示:香港截至4日的确诊死亡率约为2.6%。
与之相比,日本、英国目前的死亡率均为1%以下;全球及亚洲的平均死亡率则分别为0.4%及0.3%。
再以每百万人口新增死亡数字计算:香港截至4日的每百万人口中有约17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全球及亚洲的死亡数字均不超过1人。
在亚洲范围内,与香港同属地少人多的城市型经济体、且正式宣布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的新加坡的死亡人数则相对较少。据当地卫生部网站显示:截至3月2日中午,当地累计有逾76.7万宗染疫个案,有1040人因此死亡。
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较低,以及相关应对性的医疗体系尚存不足,被普遍认为是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病死率较高的核心原因。
以3月4日为例:当日有82948人接种新冠疫苗,当中超过2.38万人是接种首剂。香港疫苗接种总剂次逾1342万剂,累计约605万人已接种首剂疫苗,占合资格人口占比为89.9%。
综合来看:目前中国香港80岁以上长者接种两针疫苗的比率刚过30%,70到80岁刚过60%;至打了第三针的60岁以上长者比率为18%左右。相关部门向外透露的进一步详细数据则显示:截至3月3日,有约3.5万名安老及残疾院舍院友已打首针,接种率约45%。
对此,作为香港特区政府抗疫专家顾问的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则在3月3日预警称:中国香港疫苗接种率不够高,第五波死亡数字顶峰“随时可达2000宗”。
之所以可能出现上升一系列现象,在较大程度上可能是因安老院舍是中国香港此轮疫情的“重灾区”之一。不少养老院舍的染疫长者未(因确诊而进)入(医)院,他们染疫后可能增加中风、心脏病风险。
3月3日,香港特区的37间安老院新增近600名确诊老人。袁国勇在视察并为部分老人进行检测后发现:7人接受快测抗原测试,其中 3人结果呈阳性。他还表示:注意到部分的院舍负责人不赞成长者打疫苗,部分是因为接种可能引致并发症,增加(日常的)照顾难度。
3月4日,香港特区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则建议称:即使安老院舍有暴疫,亦应安排院友接种疫苗。长者感染后,若退烧一个月后,即可接种疫疫。如果因院舍负责人的认知有错误,令院友染疫身亡,有需要问责。
3月5日,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安老院友接种首两针科兴疫苗由原定相隔28日缩短至21日,与复必泰首两针间距看齐。此外,从未接种的染疫院友由原先康复3个月后才可打针,缩短至4周。
“专家组一致认为,减少重症患者死亡案例是当前香港特区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应聚焦重点人群,精准识别风险,强化部门协同,加速整合信息,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减少死亡。”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表示。
针对社会关切的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问题,梁万年介绍了内地经验。他表示:在疫情于武汉暴发后,医护人员总结出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模式”,建立定点医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进行治疗。
“采取这一模式后,患者死亡率大幅下降。”梁万年表示,这对稳定社会、稳定民心非常重要。其余大量轻症病人分流至方舱医院,通过中医药等各种方式进行治疗,减少患者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采取必要措施,预防轻症患者变成重症,也非常重要。
医护资源告急
在接连数日以每天超过5万人的速度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后,香港特区的医疗体系需承载的救治压力迅速增加。如借鉴前述建议,则有待进行梳理与调整。
按照中国香港目前的抗疫医疗机制:如果私营医疗机构接收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病人,会转介到公立医院,并由相关系统在公立医院内进行分诊。
这套由公立医院为主的分针体系目前被细化分为四个层级:即将最有需要患者如孕妇、长者、幼童、免疫力差等尽量送往公立医院隔离病床,其余病情较轻患者则分别送往社区治疗或隔离设施,而无病征或病征最轻微患者则鼓励到指定诊所求诊,或致电医管局热线查询医疗问题。
“毫无办法,轻症的长者即使送到医院,最终依旧会被送回院舍。”香港安老服务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近日则表示:有不少确诊长者未痊愈就被送回院舍,而长者体弱多病,极容易被传染,出现难以遏制的势头。
对于这一现象,医管局一位负责人则在3月5日的疫情记者会上表示:会建议临床情况较差且需人多照顾的长者留在医院。容许轻症长者返回院舍应考虑多方面因素,若相关院舍在硬件上不允许,就不会硬性要求其返回。
综合来看,截至3月2日,公立医院隔离病床使用率已达87.5%,而这一数字则意味着中国香港短期内已无专门用于救治相关患者的负压病房。
在隔离病床已经饱和、亦已启用二线隔离病床及社区治疗设施后,为进一步增强诊治病人的能力,香港特区正在将部分普通病房加装强力抽气扇以加大病房换气量,原有病房换气量亦会调校到最高,此措施可大幅增加病床数目。
对于可能因此产生的病毒传播风险,相关人士解释称:感染控制组已为工程做风险评估,保障病人及员工安全,此举属于“非常时期”下的特别措施。此外,对于各方关注的病患急需的氧气是否存在短缺问题,其亦承认:由于较多病人在未必有中央氧气的病房中接受治疗,所以氧气瓶流转出现问题,正在理顺。
除医疗设施不宽裕,截至3月2日,中国香港累计已有4322名医管局员工染疫,当中仅600名员工已复工。
为集中资源进行针对性诊治,香港特区北大屿山医院于3月2日凌晨零时起将全院约160张病床改作接收新冠病人。此举将使得这家原本平日并无太多患者前往的医院成为继天水围医院后,香港第二所专门用作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
为腾出床位给更有需要的病人,香港特区日前亦已改变了检测及出院标准:市民在家自我快速测试呈阳性可直接视为确诊;而接种两剂疫苗的正接受隔离患者,阳性后第6日及第7日快速检测阴性便可结束隔离。
对于检测结果呈阳性但症状较轻的患者,香港特区亦于近日起新增了5所指定诊所为他们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使得相关诊所的数量提升至14所。
3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会见梁万年时称:特区政府完全同意内地专家组的意见,除了加紧安排院友接种疫苗,亦会优先安排被感染的长者到专门为院友而设、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和即将启用位于启德邮轮码头的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病情稳定的长者,则会被转送到位于体育馆的暂托中心。
为应对公立医院病床爆满情况,医管局亦计划在未来一至两个星期内,将3家医院改为可接收确诊者的指定医院,预料提供近1000张病床;7个医院联网亦会设立一间专门收治确诊病人的指定医院,目标增加2000张治疗患者病床。
在医疗救治体系的扩容方面,香港特区目前约有42间公立医院,以及13间私立医院,后者共计拥有大约五千个床位,大约是前者的六分之一。但在目前的体系中,这些医院不接受新冠病毒感染者,病人纵有其他医疗需要亦不会被接收。
“公院已满是染疫者,情况如战场,私院转介上述病人至公院是‘不道德(morally wrong)’的。”香港特区的一位抗疫专家近日在呼吁这些医院参与抗疫时称。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05/57383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女性30岁后最好别生孩子?别焦虑,并不晚!2022-03-05 22:00:08
- 新洞察!科学家揭示了改善衰老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靶基因2022-03-05 22:00:07
-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是真的!2022-03-05 22:00:07
- 晚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发可吸入新冠中和抗体2022-03-05 22:00:07
- 全国每年新增尘肺病患者2万多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2022-03-05 22:00:07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