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百病生?惊蛰一到,做好4件事,储存阳气,增强免疫力
- 2022-03-05 10: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今日,惊蛰至。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有了立春和雨水前期铺垫,春雷阵阵,蛰虫惊醒,沉睡一冬的大地也逐渐被苏醒,迎接春日的到来。
而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惊蛰一到,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一到,咱们该如何“养阳”?
俗话说“阳气不足百病生”,对于人体而言,阳气是免疫力高的表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出现熬夜,运动量过少,饮食油腻寒凉等习惯,体内的阳气也会慢慢地流失掉,久而久之,身体抵抗力下降,降更容易被各种疾病所困扰。
无论处于哪一个年龄阶段,我们都要重视补充阳气。
而春天就是最佳的季节,因为春天新陈代谢比较快,气温也在进一步地回暖,抓住这一时机,或许能使得阳气越来越充足。
第一、调整饮食结构
惊蛰一到,天气也逐渐变暖,此时饮食上需要清温平淡,并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
因此,此时不妨多吃温性食物,比如韭菜、春笋、荠菜等,这些食物能够起到生发阳气的效果。适量地吃一些,便能驱赶走体内的寒气,调养脾胃,激发体内的阳气。
同时,还可以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
第二、坚持运动
运动也是补足阳气的好方法,特别是春天,正处于不冷不热的最佳温度。
因此,每日抽出4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慢节奏运动,便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能力,进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使五脏六腑处于健康的状态。
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每日进行呼吸吐纳功能锻炼,又或者进行八段锦或太极拳部分招式适当活动。
第三、规律作息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往往会感到一些困乏,这就是“春困”。
而中医认为,晚上的23点到凌晨1:00是胆经最旺盛的阶段,此时也是一天中黑暗的时刻,阳气逐渐生发。
若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的话,便能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
当然,对于阳虚体弱的人来说,也可以去正规的场所艾灸,从而也能够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补足阳气的效果,进而为益寿延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睡觉前泡脚
脚又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二大脑,脚部有非常多的神经末梢和人的大脑相连,同时还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
若每天睡觉前泡一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乏力的感觉,同时还能去除体内的寒气和湿气,进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睡眠,达到提升阳气的效果。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泡脚一定要注意水温,正常来说40度左右就完全足够了。
同时泡脚时间大概控制在20分钟左右,在水温降低后及时加水,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脚底的水分,避免寒气从脚部侵入。
万物复苏、春色喷薄,用健康迎接春天
在春天所有节气中,惊蛰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比起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等,这些节气听上去比较温润,唯有“惊蛰”带着石破天惊的气势,铿锵有力去惊醒了沉睡一冬的天地万物。
而这个“惊”,就仿佛是一记来自天地的提醒与鞭策,提醒着我们:草木已皆动,万物已复苏,农人也亦已开耕。
而我们也应该是时候从冬日的长梦中跳脱,调好心情,用健康的体魄去迎接鲜活明媚的春光。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05/57372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再贵的产后束缚带,也只有这两种功效,其他的都是瞎扯2022-03-05 10:00:07
- 广西3月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2022-03-05 10:00:07
- 研究显示:Nirsevimab可保护婴儿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022-03-05 10:00:07
- 总金额超百亿的288起投融资展现了产业资本怎样的医疗健康投资逻辑?2022-03-05 10:00:07
- 健哥说心脏有声版|颈动脉狭窄――冠心病的难兄难弟2022-03-05 10:00:07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