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突然从“+”变成“±”,究竟是怎么回事?
- 2022-02-27 12:00:08 腾讯健康
- 健康
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高或者其它急性情况入院,检查尿蛋白“++”,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尿蛋白,突然变成“±”。这是怎么一回事?
Q:尿蛋白“++”,是不是说明肾脏病变很严重?尿蛋白“±”,是不是说明肾脏病变治疗后好转明显了?
当然不是!正确答案是:尿蛋白“++”是属于假阳性,尿蛋白“±”才是真面目。
临床上还没有这么神奇的药物,能够迅速显著降低尿蛋白。
一、为什么会有尿蛋白?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血液中的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漏”到尿液中。
因此,我们往往把尿蛋白的漏出程度做为判断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二、为什么尿蛋白++可能是假阳性?
尿蛋白检测最大的缺点就是影响因素太多,假阳性率太高。常见的影响原因有:
个体内变异
正常人存在尿蛋白排泄率的生理波动,个体内存在的变异系数约为40%。
引起尿蛋白一过性升高的因素
熬夜:熬夜看球,没有按时休息,是一定会升高蛋白尿的;
剧烈运动:导致滤过膜损伤,有可能增加尿蛋白甚至血尿;
感染: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
长时间站立:体位性蛋白尿;
败血症: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
月经来潮;慢性心力衰竭;血糖过高;血压过高;血脂过高。
上述这些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都可以引起尿蛋白呈假阳性。
但这些临床情况常常被医师所忽视,在未排除上述情况下即检测尿蛋白,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三、如果尿蛋白从“++”变成“±”
该信哪个结果?
更应该相信“±”的结果。
同理,如果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两次,差别显著,我们应选择偏低的数值作为测定结果。
四、怎么准确检测尿蛋白?
首先要排除已知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检测
一定要在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稳定,且排除各种急性合并症或并发症,正常生活节律的前提下,才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
不能以一次的结果测定为准
因为影响尿蛋白的因素实在太多,所以应当以3~6个月内的2~3次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作为基础。
建议选择晨尿检测
不推荐留24小时尿测定尿蛋白。推荐留清晨首次的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总结
检测尿蛋白是门技术活,要想得到一份靠谱的尿蛋白结果,得掌握一定的技巧。
来源:林博讲糖
编辑:yeah 审校:小冉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27/57265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图懂!成都现有本土病例“30+4” 新增轨迹关系公布2022-02-27 12:00:09
- 注意!长期接触这种网红玩具或引发疾病2022-02-27 12:00:09
- 什么是假药?2022-02-27 12:00:09
- 这些名校大学生,想靠吃素拯救地球2022-02-27 12:00:09
- 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信号有哪些?2022-02-27 12:00:0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