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回归正轨从“心”启航
- 2022-02-15 16: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请四唯街司法所开始点检。”
“报告指挥中心,四唯街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应到……”
1月25日清晨,《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社区矫正中心,恰逢例行远程视频点检。
图为心理咨询师杨巧正在为社矫对象做团体心理辅导。刘欢 摄
当天也是心理咨询师李玮和杨巧为社矫对象进行心理咨询的日子,心理咨询的对象是王力(化名)。
王力今年30岁,原是某金融公司职员,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缓刑。
“经过一个小时的心理咨询,我发现他心理状态比较稳定,家人也很支持他,再犯罪风险比较低。”李玮说。
有时并没那么简单。去年,杨巧就遇到一个“高风险”的女人。
因为婆媳关系不和,女人被迫和丈夫离婚,但双方依旧深爱着对方,一直想复婚。为给患有癌症的前夫挣医药费,女人走上了犯罪道路,但仍旧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的状态特别糟糕,不服从管理,自罪感强,灾难化思维泛化,情绪呈现抑郁崩溃状态。”杨巧回忆说。
“对再犯罪高风险社矫对象,我们会请心理咨询师提出个案矫治的专业方案和建议,定期进行一对一心理矫治工作。”李书依说。
经过5次心理矫治,女人的情绪已逐渐平稳,自罪感减轻,行为也积极起来。
近年来,江岸区社矫局将心理矫正融入社区矫正全过程,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让回归正轨的人生从“心”启航。
“进行心理‘体检’,是开展心理矫治的第一步。”江岸区社矫局干警李书依说。
社矫对象入矫当天,江岸区社矫中心都会运用风险评估与心理矫正系统对入矫对象进行多维度再犯罪风险心理测评,包括入矫基本信息再犯罪风险评估,入矫心理及人格测评,入矫再犯罪风险自我测评。
“这个系统里有4套试题,供社矫对象自我评测。”李玮说,将心理测评结果与审前调查信息相结合,从而定位再犯罪风险较高的社区矫正对象,针对个案制定精准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措施。
“有些人不认真答题怎么办?”
“针对心理测评时敷衍对待,具有掩饰性,心理测评结论中存在明显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可能再犯罪风险对象,我们将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与高风险排查。”李玮说。
今年是杨巧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第9个年头。
“2019年,我刚开始为社矫对象做心理咨询时,以为自己是拯救者。但深入接触后,发现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只是曾经迷失了方向,边界感模糊。”杨巧说。
近年来,江岸区累计组织心理咨询1.2万人次,多维再犯罪风险评估775人次,组织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团体心理疏导528人次,一对一开展心理疏导230人次,心理讲座10场次。
“通过心理咨询,走近他们,倾听他们,让他们试着敞开心扉悦纳自己。其实,社矫对象更期待得到平等对待。”杨巧说。
记者手记
社区矫正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
要想真正实现“管得住人、矫治得好”的目标,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武汉市江岸区在社矫对象的心理矫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记者感到欣喜的同时,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打造多元共治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良性格局。正如杨巧所说,社矫对象其实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曾经走错了一段路。
作者|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刘欢 全媒体记者 刘志月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渠洋 刘丹 罗琪
有你的“点赞”“在看”
法报君会更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15/57057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耳鸣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医生:做好这3件事可有效远离耳鸣!2022-02-15 16:00:06
- 每天被风雪刮脸,为啥冬奥运动员们的皮肤还能这么好?2022-02-15 16:00:06
- 做噩梦也就算了,为啥还会被惊醒呢?2022-02-15 16:00:06
- 罕见病目录影响力评估:2000万患者在等待阳光普照2022-02-15 16:00:06
- 辟谣!“一孕傻三年”“0蔗糖”就是无糖……这些登上了科学辟谣榜2022-02-15 16:00:06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