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2022-01-27 18:00:14 健康一线
- 健康
收拾行囊,带上大包小包年货,一路风尘仆仆回乡,与阔别已久的亲人相见……在异乡忙碌了一年,过年回家是每个在外打拼的人们内心最渴望的幸福。然而,春节脚步临近,新冠肺炎疫情却并未走远。近一段时间以来,陕西、河南、天津、上海、北京等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防疫形势严峻。多地相继发出了“就地过年”倡议。
就地过年,是为了减少人员流动,确保疫情防控局势稳定。春运是全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节点。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达29.8亿人次。今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预计全国将发送旅客11.8亿人次,日均2950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面对疫情多发、人员大规模流动等因素带来的风险,疫情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人们对政策表示了充分理解和支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放弃回家团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各地防疫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日夜不休、风雨兼程,承担核酸检测工作、第一时间做流调、为隔离人员上门送物资……为人们就地过年,作出了最好的保障。
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全国各省市以及国内外频繁密切的经贸往来,是时代发展大势,不可避免。就地过年,只是一时防疫之举。倡议就地过年,落实相应防疫措施的同时,精准防疫,让符合防疫要求的人能够回乡团圆,也是倡议的应有之意。
近日,在北京朝阳区工作的“北漂”姑娘王女士,因行程码带星,打电话咨询老家的防疫政策。根据她的具体情况,疫情防控办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就能回去。对方还询问道:“想家了吧?多久没回来了?想回来就回来吧。只要你所在的街道没有封闭起来,你就可以回来。”工作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不仅让王女士瞬间感动,还温暖了大批网友的心。此后,王女士表示,为了响应就地过年倡议,还是决定留在北京过年了。互相理解,共同战疫,成就了疫情中双向奔赴的温暖。
是走还是留?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很多人在两难选择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疫情防控尽一份责任。对这些留守外乡就地过年的人来说,可能无法感受到传统的过年方式,但过年的热闹和快乐不应改变,年味不能少。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通过实际举措让外来务工人员把心安下来,真正体会到“家在远方,情在身旁”的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增强就地过年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对一个城市“温度”的最好考量。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看到,有的城市奉上的“大礼包”既有美食消费、手机流量等物质补贴,也有健康服务、免费图书馆等在内的精神关爱,把外来务工人员的春节假期填得满满的;有的企业把对留守员工的福利,列出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过年清单”,从补贴红包到过节礼包一一兑现;有的社区主动上门沟通,缓解务工人员节日期间对家乡的思念,对有困难的人员或家庭给予及时必要的帮扶……这些求真务实之策将浓浓的年味融化在彼此的守望相助之中,也让就地过年展现出社会和谐、家国同心的暖心力量。
就地过年,也带动了本地旅游市场、消费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的热度。过年期间,越来越多选择留下的新市民融入到当地过年的新年俗中,去特色商业街购买年俗文创产品,与好友一起吃大餐,看一场春节档电影,去城市周边观览美景、古迹……在异乡同样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异乡过年,温暖不减。(苇 月)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27/56920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简单粗暴: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出不令自己“后悔”的决定?2022-01-27 20:00:13
- 抑郁症不是矫情,它是一种病!丨解压疗愈所2022-01-27 20:00:13
- 理发店200块和2000块的烫染发有啥差别?过年烫染发必备秘籍!2022-01-27 20:00:13
- 过了嘴瘾or保住腰围?这么吃鱼和熊掌能兼得!2022-01-27 20:00:13
- 首个国产mRNA新冠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如何?1期临床数据披露2022-01-27 20:00:13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