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流调为何要查病前14天轨迹?病前接触人员为何定为密接?
- 2022-01-25 18:00:07 腾讯健康
- 健康
发现新冠病例后,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人员,要立即3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赶往病例所在地开展流调。流调开展的越早越有利于传染病的早期控制,防止疾病的蔓延。因为早期调查就意味着可以尽早通过调查锁定可能的感染来源,通过控制感染来源,可以避免更多的人被感染。此外,早期调查也可以尽快确定和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密接,因为密接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有更高的感染发病风险,确定密接以后,及时对密接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密接一旦发病会传染给更多的人。这是控制传染病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有很多朋友可能比较关心,为什么要调查病例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呢?可以说这个期限主要是为了溯源而设定的,所谓溯源就是追查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相对于病例的隔离治疗,溯源可能是传染病防治的治本之策。只有源头控制了,才不会涌现更多的病例。当然病例的隔离治疗,属于一个小的传染源头被控制,所以,也是传染病防控最重要的一环。
那为什么要追查病例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呢?这是因为溯源的时间,通常是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来计算的。潜伏期是什么意思呢?潜伏期就是从感染新冠病毒到出现新冠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这个时间长短会有个体差异,通常和感染病毒的量、病毒的毒力以及人体自身免疫力相关。所以病例这个时间段接触的人和物都是可疑的感染来源。目前研究认为,新冠的潜伏期是一般为1-14 天,多为3-7 天。所以为了不漏掉可能的感染来源,溯源的时间就按照最长的潜伏期来计算。
另外还有朋友问,为什么要按照病例发病前的活动情况确定密切接触者呢?不是病例发病后才有传染性吗?这就需要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概念,叫做传染期。通常确定密切接触者的时间是根据传染病的传染期来计算的。
通常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虽然没有症状和体征,但当体内病毒数量足够时,就会随着呼吸道排出,所以在发病前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仍然具有传染性。不同的传染病传染期不同。目前的研究认为,新冠病例在发病前1-2 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所以除了病例发病后到隔离治疗前接触的人员作为密接人员以外,需要同时追查病例发病前特定时间密切接触的人员,作为密接进行管理。
密接的管理对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同样举足轻重,密接范围划定的越准确,管理得越及时,就意味着越能及时准确地控制潜在的传染源,避免更多人面临感染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25/56873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民政部:做好孤儿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寒假春节关爱工作2022-01-25 18:00:11
- 多措并举守护安全 确保群众祥和过节2022-01-25 18:00:11
- 国务院安委办组织16个督导检查组对春节冬奥期间安全生产开展督导检查2022-01-25 18:00:11
- 沈阳市公布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行程轨迹2022-01-25 18:00:11
- 北京:春节期间机动车不限行2022-01-25 18:00:11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