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有何区别?

  • 2022-01-25 18: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近日,北京相继出现新冠病例,并确定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有朋友问,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各区域管控措施有什么区别?

封控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可划为封控区。封控区可精准划分至小区 (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封控区采取停业、居民居家隔离、人员及环境核酸检测等措施。居家隔离人员于1、4、7、10、满14天进行核酸检测。

管控区――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居住地周边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其密接、次密追踪判定难度较大,将相关区域划为管控区。管控区可精准划分至小区(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控区采取停业、居民居家观察、人员及环境核酸检测等措施。居家隔离人员于1、4、7、满14天进行核酸检测。

防范区――各区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街道/乡镇,全区)均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措施。防范区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离开。社会面防控三件套:测温、验码、戴口罩。

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有什么区别呢?

居家隔离准确地说应该叫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原则上居家隔离人员需要单独居住,如果达不到单独居住的条件,要在社区和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通风条件较好的房间隔离,做到非必要不离开隔离房间,在隔离房间内可以不戴口罩,但是离开隔离房间一定要戴上口罩。隔离人员的生活物品应该单独放置,使用后及时做好消毒处理,处理戴过的口罩前后都要及时洗手。被隔离人员上、下午都要测量体温,并做好相应记录。如果在隔离期间出现了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要及时和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报告。

居家健康监测是指在主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点是针对自身存在的潜在风险,从对本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做好体温、症状等日常监测。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要做到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必须要外出,也要戴好口罩。在监测期间,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要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此外,无论是哪个区域的居民,都建议遵循公民防疫“八个基本行为准则”:一是勤洗手,二是科学佩戴口罩,三是少聚集,四是保持厕所卫生,五是分餐制,六是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七是遵守社交礼仪,八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25/56872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