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不同证 治疗气短感悟
- 2022-01-10 20:00:10 医药卫生报
- 健康
李敏,女,47岁,2020年5月20日到笔者所在处就诊。患者心慌、气短半年余,伴有乏力感,近半个月感身体沉重麻木,并感觉口苦无味,脉沉弦,舌质淡红,苔薄黄。
《伤寒论》中记载:“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患者口苦无味,乏力应用小柴胡汤;乏力身体沉重麻木说明营卫不和,应用桂枝汤;心慌气短苔薄黄应用生脉饮益气养阴。
方药:党参30克,柴胡40克,黄芩15克,半夏1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6克,麦冬15克,辽五味10克,大枣6枚,炒山楂15克,茯苓15克。共7剂。
2020年6月15日,患者服药3天后感觉症状减轻了许多,现在基本没有气短现象,也比以前有力气了。患者的妹妹李某也有气短症状,故介绍其来就诊。
李某,女,38岁,胸闷气短3个月,每天7时~12时身体情况如正常人,下午3时开始便会出现胸闷气短,并逐渐加重,晚上睡觉前症状最为。患者平素心情郁闷,脉弦细,舌质淡红,苔白腻,大便不利偏干。
《金匮要略》中记载:“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伤寒论》中记载:“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方药:党参30克,炙甘草15克,白术20克,干姜9克,杏仁15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枳实10克,瓜蒌30克,大枣5枚,姜半夏15克,黄连3克。
该患者平素乏力气短,故应用人参汤建立中焦之气;心情郁闷气结在胸中故用茯苓杏仁汤合橘枳姜汤;大便不利,生气引起胸闷应用小陷胸汤。
2020年6月22日,患者服完上药后感觉症状减轻不明显,仔细把脉,脉沉弦略迟缓,每天早晨起床时感觉咽喉有痰不利,咯白黏腻痰,舌质淡红,苔白腻,每次月经来时感觉少腹凉,压气遇到阴雨天症状会加重。这有可能是理饮汤证吗?
理饮汤是张锡纯的方子,主治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咯黏涎,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下方是从苓桂术甘汤合桂枝汤加减变化而成,因咽喉不利加黄附子。
方药: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白术20克,干姜25克(打碎),陈皮7.5克,白芍10克,黄附片10克,川厚朴7.5克,桂枝10克,泽泻30克。
服药期间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
2020年7月2日,患者服药3剂后症状减轻,感觉全身轻松,并且坚持每天早上跑3公里,大便通利,不黏马桶,脉弦有力,舌质淡红,苔薄白。为巩固疗效,笔者嘱咐患者再服用7剂。
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炙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川厚朴,使胃中阳通气降,运水谷速于下行(叶天士谓:“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陈皮,助白术、茯苓、炙甘草以利痰饮;黄附片温肾阳也治咽喉不利(虚寒型),小青龙汤方证中记载:“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故加黄附子。
师某,女,33岁,2020年6月26日就诊,患者气短乏力头晕有半年余,面色苍白,颈项强直(有颈椎病),咽喉不利(患慢性咽炎3年多,这种症状一直都有),平时白带多,质稀略黄,月经量少,经期正常。患者末次月经为2020年6月13日~6月18日,量小,色暗红,来时少腹凉痛,脉沉弦略细,舌质淡红,苔黄白略腻。
方药:茯苓30克,桂枝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厚朴12克,陈皮10克,党参50克,干姜9克,枳实10克,杏仁15克,葛根30克,白芍15克。共7剂。
2020年7月3日,患者压气减轻,面色略红润,白带正常,咽喉不利明显,咽喉咯出黄稠痰,平素机体容易上火,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黄。
方药:白僵虫10克,蝉蜕6克,桂枝15克,茯苓12克,白术2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干姜15克,枳实10克,杏仁15克,葛根3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共7剂,水煎服。
按语:以上案例均是治疗气短。案例一是以补气益阴调理营卫为主治疗;案例二是以温心肺肾之阳,宣通脾胃,化痰祛湿,湿邪去而阳气升;案例三属于心肺阳虚,并伴有气机不畅,应用理饮汤合杏仁茯苓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加减治疗,咽喉不利有黄稠痰可加升降散利咽喉。
通过以上案例的治疗,笔者感到中医治病是方证对应,而不是方症对应。只有证机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药效迅捷。另外脉象在诊治过程中尤为重要。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偃师区高龙镇左村集体卫生室)
□张宏跃
李敏,女,47岁,2020年5月20日到笔者所在处就诊。患者心慌、气短半年余,伴有乏力感,近半个月感身体沉重麻木,并感觉口苦无味,脉沉弦,舌质淡红,苔薄黄。
《伤寒论》中记载:“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患者口苦无味,乏力应用小柴胡汤;乏力身体沉重麻木说明营卫不和,应用桂枝汤;心慌气短苔薄黄应用生脉饮益气养阴。
方药:党参30克,柴胡40克,黄芩15克,半夏1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6克,麦冬15克,辽五味10克,大枣6枚,炒山楂15克,茯苓15克。共7剂。
2020年6月15日,患者服药3天后感觉症状减轻了许多,现在基本没有气短现象,也比以前有力气了。患者的妹妹李某也有气短症状,故介绍其来就诊。
李某,女,38岁,胸闷气短3个月,每天7时~12时身体情况如正常人,下午3时开始便会出现胸闷气短,并逐渐加重,晚上睡觉前症状最为。患者平素心情郁闷,脉弦细,舌质淡红,苔白腻,大便不利偏干。
《金匮要略》中记载:“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伤寒论》中记载:“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方药:党参30克,炙甘草15克,白术20克,干姜9克,杏仁15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枳实10克,瓜蒌30克,大枣5枚,姜半夏15克,黄连3克。
该患者平素乏力气短,故应用人参汤建立中焦之气;心情郁闷气结在胸中故用茯苓杏仁汤合橘枳姜汤;大便不利,生气引起胸闷应用小陷胸汤。
2020年6月22日,患者服完上药后感觉症状减轻不明显,仔细把脉,脉沉弦略迟缓,每天早晨起床时感觉咽喉有痰不利,咯白黏腻痰,舌质淡红,苔白腻,每次月经来时感觉少腹凉,压气遇到阴雨天症状会加重。这有可能是理饮汤证吗?
理饮汤是张锡纯的方子,主治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咯黏涎,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下方是从苓桂术甘汤合桂枝汤加减变化而成,因咽喉不利加黄附子。
方药: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白术20克,干姜25克(打碎),陈皮7.5克,白芍10克,黄附片10克,川厚朴7.5克,桂枝10克,泽泻30克。
服药期间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
2020年7月2日,患者服药3剂后症状减轻,感觉全身轻松,并且坚持每天早上跑3公里,大便通利,不黏马桶,脉弦有力,舌质淡红,苔薄白。为巩固疗效,笔者嘱咐患者再服用7剂。
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炙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川厚朴,使胃中阳通气降,运水谷速于下行(叶天士谓:“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陈皮,助白术、茯苓、炙甘草以利痰饮;黄附片温肾阳也治咽喉不利(虚寒型),小青龙汤方证中记载:“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故加黄附子。
师某,女,33岁,2020年6月26日就诊,患者气短乏力头晕有半年余,面色苍白,颈项强直(有颈椎病),咽喉不利(患慢性咽炎3年多,这种症状一直都有),平时白带多,质稀略黄,月经量少,经期正常。患者末次月经为2020年6月13日~6月18日,量小,色暗红,来时少腹凉痛,脉沉弦略细,舌质淡红,苔黄白略腻。
方药:茯苓30克,桂枝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厚朴12克,陈皮10克,党参50克,干姜9克,枳实10克,杏仁15克,葛根30克,白芍15克。共7剂。
2020年7月3日,患者压气减轻,面色略红润,白带正常,咽喉不利明显,咽喉咯出黄稠痰,平素机体容易上火,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黄。
方药:白僵虫10克,蝉蜕6克,桂枝15克,茯苓12克,白术2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干姜15克,枳实10克,杏仁15克,葛根3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共7剂,水煎服。
按语:以上案例均是治疗气短。案例一是以补气益阴调理营卫为主治疗;案例二是以温心肺肾之阳,宣通脾胃,化痰祛湿,湿邪去而阳气升;案例三属于心肺阳虚,并伴有气机不畅,应用理饮汤合杏仁茯苓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加减治疗,咽喉不利有黄稠痰可加升降散利咽喉。
通过以上案例的治疗,笔者感到中医治病是方证对应,而不是方症对应。只有证机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药效迅捷。另外脉象在诊治过程中尤为重要。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偃师区高龙镇左村集体卫生室)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10/56579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染发致癌么?有“无伤染发”吗?
- 下一篇:4招缓解肩颈痛
- 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结业考核专家组莅临驻市二院检查指导 2022-01-10 20:00:12
- 周口:百名中医院人于寒冬夜奔赴疫情防控主战场! 2022-01-10 20:00:12
- 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守护人民健康 2022-01-10 20:00:11
- “第一院长”为员工“拜师” 2022-01-10 20:00:11
- 鲁山县疫情宣传小喇叭发挥大作用 2022-01-10 20:00:11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