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疗法第一股”圣诺医药上市!三年亏7亿,66岁博士身家10亿

  • 2021-12-30 16: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抗肿瘤药物研发这一黄金赛道又迎来新玩家!

12月30日,圣诺医药成功登陆港交所,被称为“RNA疗法第一股”。截至午间收盘,圣诺医药报79港元/股,涨幅超10%,市值近70亿港元。

相较于国内众多药企集中在诸如PD-1等肿瘤免疫靶向药这一火热赛道,成立于2007年的圣诺医药,是一家专注小核酸干扰药物(核酸干扰,RNA interference,简称RNAi)技术药物公司,聚焦肿瘤、病毒感染、纤维化和代谢性疾病等。

众所周知,我们所患的诸多疾病比如心脏病、肝炎、癌症、艾滋病等,大都是人类基因变异或病毒细菌入侵造成。RNAi疗法被业内誉为“第三代技术浪潮”,属于基因治疗的一种形式。

RNA,即核糖核酸,是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传统疗法通常直接靶向引起疾病的蛋白质而发挥疗效,而RNAi疗法则令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沉默而发生作用,从而防止产生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其潜在的不利影响。

简单来说,RNAi疗法有望彻底改变治疗干预,并且在商业化上也已经得到了证明。

2018年,美国FDA批准了全球第一款siRNA药物patisiran(商品名Onpattro),适应症为遗传性甲状腺素介导的淀粉样变性的多发性神经病(hATTR),2020年销售额突破3亿美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RNAi疗法的全球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200万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9.2%,预计于2030年将超过250亿美元。

不过,圣诺医药的核心产品研究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没有一款产品上市。没有产品上市意味着没有营收,而做生物医药,则需要源源不断的研发,这也是圣诺医药亏损的重要原因。

根据招股书,圣诺医药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前三个季度的亏损分别为1.14亿元、2.86亿元、3.12亿元。不到三年圣诺医药累计亏损约7.12亿元。

对于创新药企来说,新药研发九死一生,前几日开拓药业的一款关于新冠药物的临床试验宣告失败,股价一度跌超80%。因此,在招股书中,对于新药的研发,圣诺医药也直言:“最终可能无法成功地开发及销售其核心产品STP705。”

不论如何,在核酸药物的研发上,作为创始人陆阳称得上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66岁的陆阳,自1987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后,便于1990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从事分子遗传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创办圣诺医药之前,陆阳一直主要从事关于核酸药物治疗肿瘤的相关研发工作,曾在药企巨头诺华工作过,并且在2001年创办了一家专注核酸干扰药物研发创制的生物技术公司,后来被药企巨头基因泰克收购。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陆阳于2007年创办了圣诺医药。值得一提的是,在圣诺医药的股东中,除了机构外,还有疫苗龙头沃森生物,上市前持股4.46%。

此次圣诺医药成功上市,也让创始人陆阳的身家再上一个台阶。根据招股书,上市前,陆阳持股公司15.71%的股份,按照今日市值计算,陆阳的身家达到超过10亿港元。

(作者|曾嘉艺,编辑|廖影)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12-30/56375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