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结防专家基层驻点见成效

原标题:濮阳:结防专家基层驻点见成效

濮阳市自2002年开始实施市级结核病防治专家基层派驻制度以来,专家到基层受援单位开展帮扶工作,推动濮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展,促进结核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

整体情况

2002年6月,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濮阳市实施。由于基层人员实践能力差,诊治经验不足,严重影响结核病人归口治疗管理,制约着全市结核病控制水平的提高。

为改善落后局面,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在对各县(区)状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决定对全市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实行专家派驻制度。该所制定《濮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专家派驻制度实施方案》,把专家派驻制度的实施列为重点工作,初步形成专家派驻下去与基层防治人员送过来相结合的新模式。

主要措施

成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濮阳市结核病防治专家派驻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组织体系上保障了这一制度的实施。后来,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改扩建为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进一步推动了结核病防治专家派驻制度的实施。

组织想干事、能干事的派驻专家队伍。派驻专家的选择是派驻制度实施的关键,为了配强、配优专家队伍,选出了一批从事结核病诊断治疗时间长、专业技术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的专家;对派驻专家不断“充电”,轮流选派到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省胸科医院等省级医疗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学习。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结合濮阳市实际情况,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出台了《濮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专家派驻制度实施方案》及驻点工作制度、考勤与考核等配套制度,对派驻专家的工作原则、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规范,明确了派驻专家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

专项经费保障派驻制度顺利实施。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每年拿出了数万元资金用于派驻专家下乡工作中的交通、食宿等支出补助和项目支持,减轻了驻点单位的经济负担,为派驻专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

对驻点单位的技术人员免费培训。为促进各县(区)结防人员工作能力提高,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免费接收驻点单位选派的进修人员,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2007年2月,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每月30日为全市集中阅片培训日,邀请省结核病防治专家,组织各县(区)结防人员带着疑难患者胸片及疑难问题,参加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组织的集中阅片、会诊和培训。

效果评价

实现了“一个方面的突破”。专家派驻下去,基层防治人员送过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方便了结核病患者就医,优化了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力资源配置,找准了专业技术人员与防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了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激活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派驻专家帮助了受援单位开展新业务,派驻专家带来新技术、新项目、新措施,激发了各受援单位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专家派驻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励派驻专家想干事业、干好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派驻专家到各自的服务点后,根据地域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办法,自主开展工作,病源的增加为派驻专家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实现了“三个提高”。各县(区)结防机构整体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自专家派驻制度实施以来,选派的各方面专家现场调查、现场诊断、现场培训、现场指导,针对疑难病例进行集中阅片、讨论和会诊,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各县(区)结防机构也有计划地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基层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同时,派驻专家通过驻点工作,提高了各级结防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了全市结防工作能力建设。全市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专家派驻制度实施以来,派驻专家按照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对不能按时完成省厅下达的结核病患者发现任务、工作进度缓慢的单位重点进行督导,指导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这类患者的发现水平。全市结核病患者正规治疗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派驻专家定期坐诊,赢得了当地患者的信任,增强了基层结防机构治疗结核病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疾病的信心,减轻了患者因不能明确诊断等原因而造成的经济负担,使结核病患者正规治疗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改进,治愈率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0/55472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