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血和汗水铸就坚实的专业基础
——记郑州仁济医院四肢矫形及功能重建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宏鑫
本报记者 杨须 通讯员 贾旭方
2021年7月3日这一天,对多数人来说,很平常。入睡起床、上班上学。但就在这天,一个年轻的河南显微外科医生却有点小激动:他在一场全国性的大赛中折桂金奖。
他是郑州仁济医院四肢矫形功能重建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宏鑫。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却影响了成千上万个家庭,改变了不少严重肢体畸形人的命运和人生。
当天19时至22时,在宁波举行的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大赛中,王宏鑫和同事尹大海代表郑州仁济医院,与65 组国内创伤显微外科领域的“大咖”们同台竞技。
比赛中,为检验参赛者的基本功底及其稳、准、轻、巧等操作技能,初赛用的是0.25毫米人工硅胶管,在显微镜下放大25倍吻合。这一吻合口径,是目前器械可以操作的极限难度;决赛则是管径更细的0.2mm小鼠尾巴动脉,在显微镜下放大40倍吻合;限定时间的规定,又一次拉升了技术难度等级。
巅峰对决中,王宏鑫及同事从前20名晋级的高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守初心
择一事终一生
2008年月初,王宏鑫果断放弃一家省级医院的正式编制,丢掉原来的神经康复专业,走进郑州仁济医院成为一名普通的创伤显微外科小医生。
从入职到2011年底,4年时间,他从零起步,从简单的清创、缝合、显微镜下血管吻合,到复杂创伤、大肢体离断再植等,他都以手术室内“老技术”们娴熟的操作“绝活”为目标。特别是导师谢书强“操刀”时,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很久不眨一下地盯着看,恨不能把所有细节都刻进脑子里。
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便用很多的汗水来换取!
平日里,王宏鑫习惯性一头扎进手术室,与显微镜、练手的鸡爪等为伴,面对手术涉及的众多细节和难点,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练!反复练!不停地练!每次显微镜下的血管吻合,都确保做到手稳、打结利索,还要确保力度恰当的手感。”加之导师谢书强的严格要求及倾囊相授。王宏鑫进步迅速。
2011年3月中旬,一个左手食指被剁掉的患者求助,导师鼓励王宏鑫主刀。这场历时3个小时的接指手术,令他终生难忘。这是他从助手向主刀角色转变的重要转折支点。
“第一次单独主刀手术,做的很漂亮。一个外科医生就是要胆大、心细。敢于做事,并把控好整体细节。”回忆起当时老师谢书强的术后点评,王宏鑫依然很是激动。
来到郑州仁济的这13年时间里,王宏鑫时刻铭记“仁爱之心·济民普世”的院训,凭借着神奇的一双手、一份细心,辅以17年从医积累的经验,他让康复科走向了规范,夯实了四肢矫形功能重建中心。在每一次的诊疗过程中,但凡出现疑难问题、攻关难点,找到他准能很快搞定。
时至今日,王宏鑫已不止一次获得含金量超高奖项。2019年5月28日,王宏鑫获得“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7年7月,王宏鑫研发的“一种手指延长外固定支架”获得国家实用专利;2014年9月18日,王宏鑫荣获“河南省医学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8月23日,喜讯再次传来,王宏鑫参与的《手足部创伤性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修复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炼匠心
偏毫厘不敢安
2016年12月9日,长葛26岁的刘女士右手食指离断伤8小时后,急诊来郑州仁济医院求助。接诊医生王宏鑫决定立即为患者行保指手术。
由于刘女士掌侧皮肤缺失,同时指动脉不够长度,当机立断,决定通过临指动脉皮瓣桥接同时修复血管及皮肤;术后患者手指顺利成活。3月后,王宏鑫通过指体延长手术,将刘女士短约2.5厘米的右手食指延长至理想长度。
2017年6月份,山西一17岁的漂亮姑娘,坐轮椅来到王宏鑫的诊室,看病的时候几乎不说话。当她把脚从裙摆伸出后,一双重度足踝畸形脚。
姑娘从小因马蹄内翻畸形,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走路。当告知她可以通过矫形手术治疗,把她的脚摆正,像正常人一样行走时,姑娘诧异之余喜极而泣。
围绕恢复患者正常行走为导向,王宏鑫制定了详细的手术预案:既要矫正骨性畸形,还要尽可能的保留原关节弹性,同时恢复肌力平衡……术后经过2个月的康复,能走路了,姑娘开心的像个小孩。
和长葛刘女士一样,想把手指头恢复长度的,还有来自安徽的张女士。
26岁的张女士小时候因外伤,致拇指缺少一大节。多年来,她一直对别人异样的目光耿耿于怀。在得知可以通过手术自然延长残缺的指头时,张女士迫不及待的找到了王宏鑫。但因其手指短缺过多、工具达不到等因素无法手术,这可咋整?于张女士来说,这犹如在大冬天里兜头泼下一盆凉水,其心情可想而知。
“医生的手术技能、手术决策、治疗结果等要让病人获益。”望着张女士那哭红的双眼,反思自己走过的手术之路,王宏鑫那份不甘平凡的心气瞬间被激发:“设计一款手指延长工具,针对性解决类似张女士的断指延长之难题!”
他抓住原工具的特点,通过分析、总结不足,融入自己的手术体会和想法,近2个月的画图、构型、改良、设计出了操作简便的外固定件。很快,通过自己改良的“迷你”外固定架,帮助张女士达成了指体延长的心愿。2017年7月,王宏鑫研发的“一种手指延长外固定支架”获得国家实用专利。
2020年12月,王宏鑫的第二个实用发明专利“具有防滑落功能的微创螺钉取出装置”获批。
对奋斗者来说,好事总是能接二连三。2020年8月,王宏鑫所承担的2018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微型外固定器在短肢延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顺利通过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家组评审。
持恒心
千万锤成一器
2017年,王宏鑫顺利晋级副高级职称。在他看来,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具有让肢体从残缺到完整的神奇魅力。可以让“丑小鸭”变身“白天鹅”,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而手术医生要做到这些,不仅具备超强的技术能力,也要有一颗善良慈悲的心。
2013年3月,王宏鑫跟着导师谢书强去北京参加“伊里扎洛夫技术培训班”学习期间,他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觉得特别喜欢,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临床专业方向。那时他就暗下决心:用十二分汗水换取一分的专业基础,在肢体矫形这个领域干出一番名堂。
2016年3月,王宏鑫获得了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到天津骨科医院进修学习半年。跟着杨建平教授学习小儿骨科,师从舒衡生教授学习创伤骨科、肢体矫形技术。凭借着自己的处处留心,王宏鑫在与两位大咖同台手术、疑难病案讨论等过程中,开阔了认知眼界,提升了技能。
在此后的治疗中,擅长各种先天性、创伤性、神经源性四肢畸形矫治、肢体功能重建,伊里扎洛夫技术肢(指)体延长等治疗的王宏鑫,在面对患者和家属眼神中透露着的那种信任的企盼时,他想的最多的是该怎么办,该怎么去解决哪些棘手的实际问题。
当年9月学成归来的次月,王宏鑫就把“微创治疗骨折技术”、“ Taylor智能外固定架技术”两项新技术应用到临床。比如小腿骨折手术,以前采用开放复位,大切口,伤口大、愈合慢。而微创技术只需要切口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就可以解决问题,创伤小,愈合快,恢复快;而智能外固定技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管理容易,又能够避免传统支架在矫正多平面畸形时需要多次调整结构的繁琐性等优势;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学科领域的不断突破,2018年被评为“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强团队
汇聚业界大咖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郑州仁济医院四肢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中心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为上千名肢残患者矫正畸形,让其重获新生。并率先在河南省将伊里扎洛夫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广泛用于肢体延长、矫形等领域。
2014年3月,该中心被郑州市卫健委批准为“郑州市下肢矫形及功能重建中心”;同年9月,被河南省残联授予“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定点机构”;2020年,秦泗河教授授予该中心为北京国康医院秦泗河教授下肢矫形及功能重建诊疗中心,并定期到院会诊、手术、示教、交流指导讲学。
此外,该中心专家成员谢书强、张松健,师从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国际著名臂丛神经专家劳杰教授。擅长创面缺损组织瓣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短肢体及手指延长、马蹄足、小儿麻痹等肢体畸形的矫正与功能重建;矫形外科首席专家、河南省残疾人三项康复先进工作个人黄保根,开展各类矫形外科手术8000多例,临床经验丰富。
2021年3月,王宏鑫师从秦泗河教授进修学习矫形外科新技术。此次3个月的学习后,从矫形外科技术、到临床思维、再到意识形态,王宏鑫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或转变。他在感激秦泗河教授等老师们在技术方面毫无保留的示教之余,对专业素养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他深刻理解了康复一人幸福一家的意义。也深入领悟了“学无止境”四个字的深刻含义。他说,“要让患者在治疗中找回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凡事都需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0-26/55142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国家药监局提高新药审评速度,加速疫苗研发进程2021-10-27 10:00:06
- 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获世卫预认证:HPV疫苗,是否真有必要接种?2021-10-27 10:00:06
- 奶粉“内卷”有多厉害?这个热搜又给家长敲警钟啦!2021-10-27 10:00:06
- 对不起Keep,我是个无效用户2021-10-27 10:00:06
- 盘点|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都在开发,PCSK9靶点有何潜力?2021-10-27 10:00:06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
-
央视报道:新冠特效药真的来了!够给全中国人用!治愈率100%!
2021-09-07 1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