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学生呕吐事件:一桩本应被称赞的惠民工程,为什么被这个地方搞砸了

  • 2021-12-01 22:00:53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11月30日,备受关注的封丘学生呕吐事件有了新进展:

涉事送餐公司负责人吕某、李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已被刑事拘留,羁押在新乡市看守所。

11月23日,河南新乡市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吃过“营养午餐”后,出现急性肠胃炎症状,11月27日初步判定本次事件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

学生是受害者,校长无奈,舆论的矛头指向了中标的送餐公司、招标且负有监管责任的县教体局,以及县市场监管局。

财政大力支持的“营养午餐”,本是好事,为何被这个地方搞砸了?

▲11月26日,戚城中学的3名学生在封丘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蒋政/摄影

01

耗资八千多万的营养改善计划

涉事公司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起于封丘县的一项惠民工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

项目实施标准为每生每天4 元钱(国家补贴 2 元、省财政补贴 1 元,县财政承担 1 元)。此前,戚城中学采用课间加餐,给学生提供面包牛奶。

据中国经营报,河南省要求封丘县从加餐过渡到配送完整午餐,今年午餐配送比例要超过80%。在8月份招标之前,封丘县的午餐配送占比约为23%,其余都是加餐。

7月23日,封丘县教体局发布“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预算金额8339.28万元。根据学生营养膳食需要,向学生提供安全、营养的完整午餐。价格为X+4元/每生每天,X为学生自愿承担数额,4元为财政资金/每生每天,供餐天数每年200天。

项目地点包括封丘县乡镇区域内中、小学,戚城中学在内,服务期限是三年。

耗资八千多万的午餐项目,惠及大部分封丘中小学生。

一桩本应被称赞的惠民工程,为何在戚城中学让学校和家长两方受损?

02

失守

校园午餐出现安全问题,配餐公司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封丘分公司难逃责任。

戚城中学的学生反映,“豆腐有点馊,烩菜有点腥”。化验结果也证明了食物存在不卫生的情况:部分样本检出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群含量超标。

最引起争议的是,该公司进入校园配餐供应商名单,存在颇多疑点。

根据招标文件,投标人须具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主体业态为餐饮服务经营者),投标人须提供有厨师证人员至少二人,且具有健康证。

8月16日,涉事配餐公司被确定为中标供应商之一。然而,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9月22日成立,10月26日取得营业执照。该公司大约在10月9日后就已开始给一些小学配餐,且直到11月25日,也就是事发后的第二天,才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封丘县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涉事配餐公司厨师未取得厨师证。

一家不符合投标企业资质的公司,竟然神奇中标。封丘县教体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与招投标的企业、代理公司,甚至评标专家,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些还待封丘县纪委监委调查。

03

未被重视的声音

整起事件中,除了涉事企业的经营资质等不符合明文规定,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

呕吐事件发生前,校长王永曾向封丘县教育体育局反映配餐问题,教体局食品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戚城中学陪餐,并组织各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代表前往配餐制作点监督检查。

事发第二天,涉事公司仍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

据中国经营报,王永表示,自己以及学校领导曾多次给县教体局副局长王念四、食管办负责人吕勇提建议。“我把配餐公司第一周(11月15日-11月19日)的饭菜拍了照片给两位领导。王局长说,‘照片不能反映出问题’。”

王念四回应,王永确实反映过饭菜质量问题,自己也同配餐中心负责人李润杰沟通,让其整改,口味不行就换厨师。

另一个细节是,学生周二出现呕吐,周三(11月24日),部分家长在校门口挡住了送餐车。同日,王永曾向王念四申请,当天中午配餐能否暂停一下,要给学生家长一个说法。

未果。

周三周四接连送了两天。因为部分家长情绪较大,以及媒体报道,周五(11月26日)没有配送午餐。

送餐企业和家长原本已有矛盾。因为学生家长不愿意,涉事送餐企业给其他学校从10月8日开始,只有戚城中学是从11月15日开始配送。

一直到11月24日,学生呕吐、家长围堵、校长申请,都没有撼动原来的配餐格局。

据王念四自述,他建议校长王永向教体局党组提出申请,然后教体局再向县级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如果县级领导小组同意了,那就可以批准。我作为一个副局长,我有那个权力换吗?”

事前事后,从家长到校长均提出了反对声音。然而,在密不透风的规则体系和负责官员的不作为中,这些声音都没有起到应起的效果。

04

公共政策落实需谨慎

最受到影响的是学生、家长、学校,也正是他们最缺乏话语权。因此,每一次公共政策的落实,都需要慎之又慎。

不妨去想,校长王永哭诉,配餐企业是县教体局招标,“换不动”。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送餐企业距离学校约10公里,等饭菜送到学生口中都不热了。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有。

在河南开封,同样实施学生配餐模式。筛选配餐企业,由教育部门、食药监部门、卫计部门等实地考察并通过现场打分,对其经营资质、食品安全条件、供餐能力、保温和冷藏设施、运输车辆、运输距离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重点考察食品安全状况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不同于封丘一个学校固定对应一家配餐企业,不容更改,开封采用了更灵活的方式。

开封市摸底全市拥有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餐饮企业,并通过走访选定其中数家企业向学校供餐。最后主动权交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这数家配餐企业中选择。

这或许并非尽善尽美,但问题总有解决办法。当问题出现,不去回避,才能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人民。

潇湘晨报记者柴归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2-01/55936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