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位“自愈”的艾滋病人出现!战胜HIV有戏了?
- 2021-11-29 11:59:55 腾讯健康
- 健康
自1981年世界第1例艾滋病病例被报告、记录以来,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病毒已经侵扰人类整整40载。近期,两则与艾滋病相关的好消息冲上热搜,引起了热议。
其一,15日,一项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的研究称,一名来自阿根廷埃斯佩兰萨的女性在被诊断出HIV感染后的8年里,几乎没有接受过药物治疗,但她不仅从未出现过相关症状,甚至病毒可能已经奇迹般地被自身免疫系统彻底清除……这位「埃斯佩兰萨病人」有可能是全球第二位实现「自愈」的HIV感染者。
其二,来自日本国立生物医学创新、健康与营养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发文宣称,该团队成功在食蟹猴身上开展了艾滋病疫苗试验。未来,该研究小组希望从正在服药的艾滋病患者身上采集病毒并将其制成个体疫苗用于治疗。
这两则消息的分量如何?能否给现有的艾滋疫苗/药物研究带来启发?为此,前线君连线了几位一线战艾专家,想听听他们的专业点评。其中2位专家不置可否,表示自愈的样本太少,难以评估。
相较于新冠疫苗/药物的研发速度,艾滋疫苗/药物的消息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时常折戟于临床试验。40年来,无数的科研人员焚膏继晷,但收获仍然有限。
为什么艾滋疫苗/药物难以研发?主要原因在于艾滋病毒有以下几点特性。
1. 艾滋病毒又称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它的攻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当于蛮夷来犯,首先不是侵扰边疆百姓,而是奇袭军队,把一个国家的国防系统给端了)。它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2. 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可以将自己的遗传密码整合到人类的遗传密码中,并且潜伏期非常长,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区分敌我,就难以将其清除;
3. 艾滋病毒复制迅速,突变频繁。甚至于每个艾滋病人体内的病毒都不一样。在复制过程中,它会犯很多错误,产生变异,使得先前已经产生的抗体难以起到保护作用,或者导致先前使用的药物失效。
除此之外,缺乏成熟的动物模型也是导致艾滋疫苗/药物研发困难的原因。
电影《最爱》讲述的就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一群村民由于卖血赚钱而不幸感染艾滋的故事。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科学家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里前线君简要介绍一些战艾路上的重大突破,以及值得期待的研究进展。
1996年,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鸡尾酒疗法」(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谓是里程碑式突破。
「鸡尾酒疗法」就是用三种或以上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组合服用,在HIV复制过程的多个环节重重设卡,从而使病毒载量维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让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机会进行重建,同时降低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尽管目前尚不能完全清除HIV病毒或根治HIV感染,但是鸡尾酒疗法在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感染者只需要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一样终身正确且规律地服药,可以和非感染者一样工作、生活。
药片丨图虫创意
除了传统的口服药物,针剂型药物也逐渐问世。2018年,作为我国首个抗艾滋病长效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长效注射剂获批上市,且拥有全球原创知识产权。
今年1月,美国FDA宣布批准注射制剂Cabenuva(卡博特韦和利匹韦林)上市,作为一种治疗那些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病毒学抑制的HIV-1感染成人患者的完整方案。这是首个获批的艾滋病毒完整的、长效的治疗方案,每月只需肌注给药一次,就能维持对病毒的长期抑制。
暴露前预防方面,全球多个国家正在展开部分地区试点或全国项目。暴露前预防药物在一些国家内已经被纳入临床诊疗常规,甚至在部分地区进入了非处方药物(OTC)名单。在我国,舒发泰已于2020年获批用于暴露前预防。
年初曾有媒体报道:国产疫苗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在北京佑安医院完成了第一个二期临床试验,并预计明年申请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专访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教授表示,三期临床试验将回答疫苗保护率的问题,获批后启动大规模临床试验,预计3年内结束,以获得我国自主研制艾滋病疫苗免疫保护数据。
新冠疫情让mRNA疫苗技术崭露头角,也给战艾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启发。
今年8月,莫德纳(Moderna)官网宣布,艾滋病mRNA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于8月19日正式启动,这是全球首个基于mRNA技术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NCT05001373)。该试验计划招募56名18-50岁,未感染HIV的健康志愿者测试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由此可见,艾滋病毒并不是无可撼动的冰山,冰面之下,暗流汹涌。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像一颗又一颗炮仗,一点点炸开艾滋病毒的狡猾面具,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线君依然持审慎乐观态度。
参考资料
[1]Distinct viral reservoirs in individuals with spontaneous control of HIV-1
[2]https://mp.weixin.qq.com/s/X6xHtI9brfSmS0vnf9JX8g
[3]https://mp.weixin.qq.com/s/KkVM0OIjvk5AHPJBTD3pBg
[4]https://mp.weixin.qq.com/s/ExyjI-uBBpaXkCDrS_dgDg
[5]https://mp.weixin.qq.com/s/Lv0PSoyut8YXiMxSJKb--w
[6]https://www.163.com/dy/article/FUAKD9E30514R9P4.html
来源:健康界-临床前线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9/55873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趣味科普|心理压力大,肠道易崩溃!原来是它正在悄悄破坏你的肠道屏障……2021-11-29 11:59:55
- 基础科研|运动还能抗炎!内源性大麻素介导肠道产生抗炎物质 减少炎症2021-11-29 11:59:55
- 新冠“后遗症”研究:出院近1年,仍会呼吸急促、抑郁2021-11-29 11:59:55
- 胸腺瘤3cm伴有肌无力症状会是恶性胸腺瘤吗?医生如实回答了2021-11-29 11:59:55
- 腹型肥胖,有啥风险?#腹部肥胖更容易得糖尿病 #医问到底2021-11-29 11:59:55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