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来了,会影响核酸检测吗?

  • 2021-11-29 11:59:54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近日,在非洲多个国家发现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引起各国高度警惕。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将这种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C)”,并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

此前,共有四种变体被世卫组织纳入VOC,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Omicron成为第五种。WHO指出,初步证据表明,与其他VOC相比,该变体可能让人群再次感染的风险增加。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

截至28日,已有博茨瓦纳、比利时、以色列、英国、德国、意大利、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至少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该新型变异毒株。荷兰、捷克也疑似出现了此变异毒株的踪迹,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的病毒基因测序。

国内包括张文宏、金冬雁的多位专家指出,目前针对Omicron尚不需要拉警报,更无须恐慌。Omicron能否超越德尔塔,成为新一代的全球流行株目前尚是一个未知数,还要看未来几周的发展。主要关注新变种传播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这3方面的能力。

新型变异毒株为何能引发全球性恐慌?

随着新变种的到来,近日,努力回归正常的世界又重新开始“封闭”。美国防疫专家组组长福奇博士在CNN采访时说,不排除Omicron变异病毒已经进入美国。而且Omicron全球传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Omicron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危险的毒株”,是因为在它的刺突蛋白(S蛋白)上发现了32处突变。与之相比,席卷全球的德尔塔仅有16处突变。

刺突蛋白负责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在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发中的各个疫苗除了灭活疫苗外,其他技术路线的候选疫苗均以刺突蛋白作为主要靶点。

而在刺突蛋白中又有一个名叫RBD的关键部分,与人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直接接触,进而感染人体的细胞。Omicron毒株在RBD的变异位点有10个,而流行的Delta毒株有2个,Beta毒株有3个。

B.1.1.529毒株的变异位点。图据南非卫生部发布会

据美国免疫学博士、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王宇歌表示,RBD具有如此多的突变,会有很显著的免疫逃逸;但并不能保证病毒与宿主细胞能够结合得更有效,因此不能预测病毒传播能力更强,这需要结构生物学、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来判断。

新型变异毒株目前仅引发“轻度疾病”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安吉丽克・库切于当地时间26日介绍了感染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的症状,并称该变体目前仅引发“轻度疾病”,症状包括肌肉酸疼、疲倦等持续一两天的不适,并伴有轻微咳嗽。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感染者并没有失去味觉和嗅觉,也没有明显的症状。”

站在病毒进化的角度来看,新的变异更有可能增加的是传染性,而不是致病性。而且现有疫苗仍然可以有效预防重症,也没有消息表明南非的医院因新毒株的出现而加重负担。

新毒株是否会影响核酸检测的有效性?

检测方面,由于核酸检测(RT-PCR)的靶序列之一是新冠病毒相对保守的ORF1a/b区域,之前出现的四大VOC(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的突变都不影响核酸检测。

目前基于Omicron(奥密克戎)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已公开,尚未发现新型变异株发生影响检测的突变,奥密克戎仍然可以被核酸检测检出。

包括圣湘生物、明德生物、之江生物、硕世生物、复星诊断、中元生物等国内多个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厂商都对外发布了对检测新冠病毒变异株有效性的声明,强调不会出现脱靶和漏检的情况。

变异毒株或从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

不久前,南非一名36岁的晚期艾滋病患者在2020年9月被发现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在她体内持续存在了216天。

检测表明,她在2020年9月感染新冠后,体内检测到的新冠病毒在关键突刺蛋白上出现了13次突变,以及其他19次可能改变病毒行为的基因变化,这其中包括了英国变种E484K及南非变种N510Y。这项研究以预印本的形式于6月3日发表。

该研究作者、南非纳塔尔大学遗传学家图略・德・奥利维拉表示,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突变的一个来源,甚至“成为全世界变异病毒的工厂”

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体内病毒长期存在的特殊环境为新冠病毒创造了产生危险突变和进化的独特条件。

当然不仅仅是艾滋病患者,其他免疫缺陷病,包括正在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这类同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也是一样的道理。

研究人员此前还指出,南非纳塔尔省新变种的频繁出现可能和该地区艾滋病的高流行有关,有数据表明该地区超过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HIV阳性。

当然奥密克戎突变株是否是在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这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新型变异株对中国的影响包括哪些

1.首先要明确的是,奥密克戎是否会发展起来仍是未知数,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仍然是德尔塔。

2.变异所导致的传染性进一步增加,会对中国目前的动态清零政策造成更大的挑战,全社会的防疫成本可能面临进一步增加。

3.新冠疫苗接种后6个月体内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幅度回落,面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型变异株,目前二针型疫苗构筑的免疫屏障可能存在被击穿的风险。因此加强针的接种可能需要更快进行。

参考资料:

[1] Shisana O, Rehle T, Simbayi LC, Zuma K, Jooste S, Zungu N, et al. South African National HIV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behaviour survey, 2012. Cape Town: HSRC Press; 2014.

[2]https://twitter.com/Tuliodna/status/1463911571176968194

[4]https://science.thewire.in/health/b-1-1-529-britain-says-new-sars-cov-2-variant-is-most-significant-yet-found/

[5]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6.03.21258228v1

RECOMMEND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9/55871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