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营养师说法不一样,听谁的?
- 2021-11-28 21:59:54 腾讯健康
- 健康
本文约 1800 字,阅读约需 3.5 分钟
两个营养师说法不一样,特别是都有论文支持的时候,该怎么判断?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不一定是某一位营养师说错了。
营养学理论的争议
首先,营养学上很多结论的证据级别都不够高,本身就存在争议,很多建议背后的证据都没多强,也就是说,大家都不靠谱……
想靠谱起来,就需要未来进行更多的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但是考虑到这样的研究得花很多很多钱,在得出学界主流均认可的结论前,确实很可能会一直吵下去……
其他的判断标准
对于目前学界主流尚未达成一致结论的某些问题,难道普通民众只能听持不同观点的营养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吵”下去吗?
倒也不是。
还是有一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的。
评估证据级别
对于一些争议话题,现代医学讲究循证医学,通过评估各种证据的强度,然后进行判断。
已经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 GRADE 系统就是这样一套评估证据质量等级和推荐强度的标准。[1]
图片来自:内容来自参考资料[1]
然后,基于证据质量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再将推荐意见分为强、弱两级。
强推荐: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
弱推荐:干预措施利弊不确定或利弊相当
判断不同类型研究证据的参考价值
有些好学的读者朋友会自己查论文、读论文,就会想知道如何判断不同类型研究证据的参考价值。我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成分分析
如果是讨论某种营养成分的影响,都是一些成分的分析,然后套用简单的概念,这种往往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流行病学研究
更靠谱的是一些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证据,进行日常饮食指导时,多是参考这样的证据。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如果想观察某个具体成分的效果,可以去做临床试验,也就是在人体身上直接做试验(当然,在做临床试验前也经过了体外研究、动物试验等),观察这种成分的效果,这比前面的那几个都靠谱。
如果都是临床试验就是看谁的样本量更大、时间更长,实验设计的更规范,最后可以参考这个结论。
通常来说,做到这个级别的研究,最终的结论都是比较一致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冲突。
最后,前面说的这些还只是科学范畴,限定条件(比如环境、人群)下某种营养的影响,真实世界中会有更多因素要考虑,这也是营养师发挥作用的地方了。
参考资料
[1] Gordon H, Guyatt Andrew, D Oxman,等. GRADE: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共识[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9(1):4.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8/55861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吃出虫卵?知名螺蛳粉品牌凌晨回应!2021-11-28 21:59:55
- 等妈妈回家――一个癌症病人家庭的求医之路2021-11-28 21:59:55
- 新华全媒+|众志成城,守“沪”!2021-11-28 21:59:55
- 特殊的周末特别的温暖,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增开门诊2021-11-28 21:59:55
- 女子手指肿成“萝卜头”,一查竟是肺癌……2021-11-28 21:59:55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