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Delta更厉害的超级变异株,到底有多牛?
- 2021-11-28 07:59:54 腾讯健康
- 健康
11月25日是感恩节。如果上海出现的疫情还没有震撼到你,那么请关注一下南非出现的新毒株B.1.1.529。目前,这个毒株已经被世卫组织定为“值得担忧的毒株”(VOC),与Alpha,Delta一个等级,也获得了希腊名:Omicron。
这毒株有多厉害?在“黑色星期五”,美国股市还没开市,已经吓niao了,跌了2%。
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人胆子太小,而是因为新毒株在短短几周之内,在南非所进行基因检测的感染病例中,感染新毒株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
而达到类似的比例,Alpha毒株要3个月,Delta要2个月。从这速度上看,新毒株确实比Delta厉害。
难道能打败COVID-19病毒的,只有它自己?
1.新毒株比Delta厉害,是不是因为突变太多?
该毒株的刺突蛋白上有32个突变,比德尔塔毒株多一倍。是否因为突变太多,导致新毒株传染力大增?
并不一定。COVID-19病毒在不停地突变,这32个突变,也不是大风一下子刮来的。到底是哪些突变导致传染力增强?还有待研究。
2.新毒株比Delta厉害,是不是因为感染者载毒量太高?
有报道说感染新毒株的患者,核酸检测Ct值都很低,只有18、19。Ct值是PCR扩增的循环数,数值越低,表明病毒量越高。
但是,Ct并不是像是人的身高,可以直接比较数值。同一个病毒样本,在不同的检测之中,因为反应条件不一样,可能会有不同的Ct值。只有在同一时间、同样条件下进行检测,才可以通过Ct值比较病毒载量的高低。
因此,虽然新毒株感染后患者可能载毒量比较高,但是还需要更严谨的比较、对更多样本的检测数据来支持。
3.新毒株比Delta厉害,是不是因为能突破已经建立的免疫保护?
南非目前疫苗接种完成率只有26%,在南非出现大比例的新毒株,并不能表明新毒株能逃逸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保护。
在香港发现的两个新毒株感染者,根据报道,确实打过了疫苗,但是我们知道之前的毒株也可以导致突破性感染。此外,在疫苗接种之后,预防感染的保护率也会逐渐降低,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很难推测新毒株是否能突破之前的免疫保护。
当然,满嘴跑火车的人,有着把死人说成活人的能力,啥结论都可以张口就来,不需要完整的信息和数据。
4.目前新毒株已经传到哪些国家?
根据统计COVID-19毒株测序数据的GISAID网站信息,目前检出新毒株的地方,只有南非、博兹瓦纳、和中国香港。
事实上,最先报道了新毒株感染的,是博兹瓦纳,不是南非!新毒株只是在南非传播得更快。
南非目前疫情虽然有反弹的趋势,但整体疫情并不严重。如果感染基数比较低,当一个地方爆发聚集性感染,也会导致某种毒株突然一下就成为主要流行的毒株。目前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要看未来新毒株是否可以比较持久地流行一段时间。
香港目前报告了2例B.1.1.529感染。最先发现的病例,是从南非返回香港的旅客,在隔离酒店中隔离时发现已经感染新毒株。
5.新毒株在隔离酒店中传播,是否可以证明新毒株已经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在中国香港富豪机场隔离酒店中,还有另外一名男子也感染了新毒株。这第二名感染者,就住在第一个病例的斜对面,二者病毒的基因序列非常一致,表明是同一传染链。
第一名感染病例承认,在开门取餐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没有戴口罩。因此有推测,新毒株通过空气传播给了另一个人。
但是,这就是一个推测。之前,在新西兰的隔离酒店中,也发生过交叉传染,感染者所住的房间隔着走廊相对,打开房门的时间只相隔了几秒钟,但是还是感染了Delta毒株。
COVID-19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在特殊情况下,如密闭的空间中,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即便是最早的病毒株,本来就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新毒株是否更容易气溶胶传播?目前其实并不知道,没有数据。当然,瞎猜是不需要数据的。
6. 新毒株的出现,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
COVID-19病毒每天都在突变,目前全球还有大量新增病例,VOC会越来越多,希腊字母肯定是不够用的。
如果还在梦想COVID-19病毒从地球上消失,那请醒醒吧。
但是,病毒存在,并不等于我们走不出疫情。
人类历史见过更强大、更致命的病毒,但是也走出了疫情,这值得感恩!
如今,我们如今不但有疫苗,特效药也出现了,没有理由走不出疫情!所以,感恩吧!
如果因为屋外有病毒,你就不敢出门,那么,只能说你走不出这个屋子!如果别人走出屋子都没事,那么你遇到的是一个心病,而不是流行病。
当然,我们也需要感恩有散布“末日论”的人的存在,因为有他们,疫苗的接种率才能不断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遵守防疫措施。疫苗股的股价,也需要感恩这些人的存在,否则也无法拉高。
如果已经打了疫苗,甚至打了加强针,那么,病毒变异就让它变异吧,该干什么还是得干什么。
(完)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8/55844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网友称螺蛳粉中吃出“虫卵”,好欢螺回应:将进行核查2021-11-28 11:59:53
- 新冠又出现新变异株,传染能力升高500%!新毒王奥密克戎登场2021-11-28 11:59:53
- 30岁小伙视物模糊,一查竟已尿毒症晚期!竟与他忽视的高血压有关2021-11-28 11:59:53
- 这家人为“冲喜”,竟隐瞒了女儿这个“秘密”!女婿知道后气炸2021-11-28 11:59:53
- 2021华厦眼科高峰论坛召开,厦门眼科中心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2021-11-28 11:59:53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