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癌症,这7个饮食因素要小心!
- 2021-11-25 21:59:56 腾讯健康
- 健康
本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太长不看
7个饮食因素增加癌症发病风险:
吃太胖、吃太咸、嚼槟榔、吃霉变的食物、吃太多加工肉类、喝酒、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均位列全球第一,不幸地成为了“癌症大国”。[1]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男性248万,女性209万),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的23.7%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996万,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男性182万,女性118万),是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的30.1%
癌症虽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的。[2]
所以,今天就把 IARC 列出的致癌物特别是 1 类致癌物(意思就是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性)中跟饮食相关的因素拿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到底是哪些饮食因素增加了我们患上癌症的风险。
其实好多相关内容之前都已经说过,看过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今天的汇总再复习复习~
01 吃太咸 + 02 吃太多加工肉类
长期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增加炎症和患上胃癌、食道癌风险。[3]
IARC 早已经将中式咸鱼和加工肉类(经过腌制、发酵、烟熏或其他工艺制成的肉类)同列为1 类致癌物。
腌制的鱼肉和加工肉类中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超标,而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会亚硝酸盐发生反应,分解出N-亚硝基化合物。其中被称为「亚硝胺」的化合物正是致癌的直接元凶。[4,5]
吃多少盐才合适?
2019年国务院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严格了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
这5克盐,指的可不只是使用的食盐,还包括了从酱油、蚝油等调味品中摄入的盐。
大家日常做饭时,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外出就餐时,也可以跟餐厅的人员沟通一下,要求厨师少放一点盐。
加工肉类尽量少吃
2020年《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在对近 50 万名受试者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加工肉类每增加20克/天,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8%。[6]
所以,加工肉类偶尔吃一下解解馋是可以的,但长期大量地吃就不推荐了。
实在想吃肉,建议多吃新鲜的白肉,如鱼虾等海产品、禽肉。毕竟,红肉还是2A 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致癌)呢。
03 不分餐,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
高盐饮食还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IARC早已明确的 1 类致癌物,非常明确的胃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细胞出现变异和增殖,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球一半的人,截止2017年,中国有近6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就是口口传播,而我国家庭式多人共餐的模式给幽门螺杆菌传染提供了便利条件。
分餐,确实有用
通常认为分餐饮食对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只是严格来说缺乏随机对照试验。
我个人是鼓励分餐的,而且从一些流行学证据来说,分餐确实有用。
一项对广州的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有使用公筷或分餐习惯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只有2.9%,而不分餐的人感染率高达24.3%。[7]
对那些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的调查也发现,治疗结束两年后,没有采用分餐的患者复发率大概是5.3%,分餐的人只有0.45%。差别很显著,不过这项研究样本量并不是很大。[8,9]
还是建议大家养成分餐的习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推荐相关阅读
超过一半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个习惯也许能让你幸免
04 吃霉变的食物
黄曲霉素,因为具有很强的肝脏毒性及致畸作用,也早早就被 IARC列为 1 类致癌物。
黄曲霉素常见于被污染的花生、玉米、大米以及坚果、干果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黄曲霉素“喜欢”的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如果再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就可能产生毒素。[10]
不浪费粮食,但也不能吃霉变的食物
癌症有时候既是吃出来的,也是「省」出来的。
有些生活比较节俭的人,特别是父母一辈,发现粮油坚果类产品发霉或者出现变质的味道时,秉持着不能浪费的观念,擦掉或削掉发霉部分剩下的继续吃,味道不新鲜了也不影响继续吃……
必须要说:食物霉变或变质,就不能再吃了!
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一旦出现霉变整包食物可能都已经被污染,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都!别!吃!
选正规产品,不屯积
以下这些办法,或许能让你家的食物们免受黄曲霉素的「污染」。
购买正规渠道正规品牌的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米、面、粮、油以及坚果类食品。
购买散装时一定要注意保质期的标识。
不要因为所谓的「风味」选自榨油,很容易出现黄曲霉素严重超标的情况。
最好不要大量购买米面粮油屯积在家中,坚果等零食也不要一次买太多。
粮油米面等要放在家中干燥、通风的地方,坚果类则要密封、避光保存。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5/55799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长期使用锂盐有多“伤肾”?――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速递2021-11-25 21:59:57
- 江苏徐州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2021-11-25 21:59:57
- 气管里面长软骨,这是怎么回事?2021-11-25 21:59:57
- 产后脱发,不想秃顶?应该这样做2021-11-25 21:59:57
- 一周内,两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2021-11-25 21:59:57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安徽智飞新冠疫苗为什么停了 原因有3点
2021-08-20 18: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