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房颤电复律除颤电极位置:前侧位置与前后位置,哪个更好?

  • 2021-11-25 19:59:55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直流电复律是用于恢复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常用方法,也是急诊、重症监护和心血管领域的常规操作。尽管常规应用了几十年,但房颤电复律除颤的最佳电极位置仍不明确。

一些小型随机研究报告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当年两项使用单相波除颤的研究发现,前后位置比前侧位置更有效。因此,前后位置被广泛使用。然而,与单相波除颤相比,双相波除颤更有效、也更安全。因此,单相波除颤的研究结果,可能无法转化为目前使用双相波除颤的临床实践。

两项使用双相波除颤的小型研究表明,前侧电极位置比前后电极位置更有效,而其他研究则没有发现任何差异。两项荟萃分析指出,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哪种电极位置更好,需要开展更有说服力的随机对照研究。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EPIC),在最大功率双相波除颤前提下,比较了除颤电极前侧位置和前后位置的效果,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方法

在这项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试验中,将计划接受电复律的房颤患者随机分到2组:前侧位置组或前后位置组。

图1 示意图,电复律电极位置:1A 前侧位置, 1B 前后位置

主要终点:第一次电击后,窦性心律的患者比例。

次要终点:经过最多四次电击,升级到最大能量后,窦性心律的患者比例。

安全性终点:电复律期间或之后出现的任何心律失常、皮肤发红、患者报告的围术期疼痛。

研究结果

共有468名患者接受随机分组。

主要终点:

前侧位置组:126名患者(54%)

前后位置组:77名患者(33%),

风险差异为22%,95%置信区间:13-30,P

图2 电极前侧位置和前后位置电复律成功率与电击次数

最后一次电击后,窦性心律的患者数量:

前侧电极位置组:216人(93%)

前后电极位置组:200人(85%),

风险差异为7%,95%置信区间:2-12。

安全性终点: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研究结论

相比前后电极位置,房颤患者接受前侧电极位置双相电复律更有效。

前侧电极位置和前后电极位置电复律的安全终点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临床启示

研究创新点

- 心房颤动的电复律通常采用前后电极位置,实际上,最佳电极位置尚不明确。

- 这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前侧电极位与前后电极位相比,对心房颤动的电复律更为有效。

- 在最初的低能量电击和最后的高能量电击后,前侧电极位置的优越性都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的临床意义

- 由于心脏电复律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这项研究结果有很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这项研究建议,改变心脏电复律的电极位置的标准方案,支持采用前侧电极位置。

来源:

Anterior-Lateral Versus Anterior-Posterior Electrode Position for Cardiover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Circulation . 2021.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6301.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5/55794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