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百年古籍获“新生” 让更多人足不出户“触摸”历史
- 2021-11-24 18:00:01 健康一线
- 健康
中新网太原11月24日电 题:山西:百年古籍获“新生” 让更多人足不出户“触摸”历史
作者 高雨晴
只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用手指触屏或轻点鼠标,就能在线浏览百年古籍。山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张利民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能够让更多海内外民众足不出户,就能“触摸”历史、感知文化。
当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图书馆,探访该省古籍数字化保护背后的故事。
古籍数字化,指的是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将文献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息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日趋成熟,中国多地在古籍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成效,各地图书馆内都建起古籍数字资源库。
山西是中国古代造纸和雕版印刷的重要区域,古籍资源丰富。张利民介绍,山西古籍不仅存量多,且珍贵书目较多,有280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包括山西省图书馆的75部馆藏典籍。
为更好地保护古籍,该馆于近日上线古籍数字化资源库。此次发布的22部古籍中,多为明代中晚期刻本,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太原张镗刻本《重刊嘉祐集》、明万历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王摩诘诗集》,此外还有清代山西名人稿本,如洪洞董麟、董文焕兄弟《观阜山房日记》《岘樵山房日记》等。
“首先对古籍登记造册,再根据其破损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定级,急需修缮的,会送到古籍修复中心进行修复,之后进行数字化转化,并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发布出来,使它们能够被利用。”在张利民看来,这是一种再生性的保护。
古籍修复是古籍数字化工作重要的一环。张利民所提到的古籍修复中心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
敞亮的工作室内,古籍修复师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里安静到只能听到裁纸的沙沙声。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纸张上、拓片上。
“90后”程文涛是一名古籍修复师,在他看来,这一行最重要的是坐得住、有耐心。对刚入行不久的程文涛而言,古籍保护和修复是一条漫长的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古书籍获得“新生”。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下载量近1.5万次。(完)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4/55769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加拿大开始为5岁至11岁儿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2021-11-24 18:00:02
- 广东要求今年底前完成5208宗水库安全鉴定2021-11-24 18:00:02
- 香港餐馆等规管处所12月9日起强制使用“安心出行”2021-11-24 18:00:02
- 用时40小时 4名失联人员从遇难点转运至殡仪馆2021-11-24 18:00:02
- 山西校地合作的兴农实践:聚力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2021-11-24 18:00:01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安徽智飞新冠疫苗为什么停了 原因有3点
2021-08-20 18:00:3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