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获火星地下200米深处影像 追溯火星地质历史
- 2021-11-24 18:00:00 健康一线
- 健康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行星科学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地下约200米深处的次表层影像,可知熔岩流之间夹着一层浅浅的沉积层。这项研究结果将增进对火星地质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据介绍,火星一直是大量行星科学任务的目的地,但NASA的“洞察号”是首个专门利用地震技术测量火星次表层的任务。2018年11月,“洞察号”火星探测着陆器于降落在火星的埃律西昂平原地区。
论文通讯作者、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塞德里克·施梅尔茨巴赫(Cédric Schmelzbach)及同事和科研同行合作,利用“洞察号”采集地震数据分析了埃律西昂平原的构成。他们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了深度达200米的浅次表层,发现该地区有一个浮土层,主要为沙质,约3米厚,它的下面有一层约15米厚的粗糙块状喷出物(陨石撞击后被喷出又落回表面的岩石块)。在这些表层之下,他们发现了约150米厚的熔岩流,与预期的次表层结构基本一致。
他们利用当前文献中的撞击坑计数进行测年,发现浅层可追溯至17亿年前的亚马逊纪,更深的熔岩流可追溯到36亿年前的西方纪。
论文作者还发现一个30-40米厚的地层,其地震速度较低,提示其中沉积物质的硬度不如更硬的玄武岩层。他们研究认为,这个地层可能由夹在西方纪和亚马逊纪玄武岩之间的沉积物组成,或是由亚马逊纪玄武岩本身的沉积物组成。(完)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4/55769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加拿大开始为5岁至11岁儿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2021-11-24 18:00:02
- 广东要求今年底前完成5208宗水库安全鉴定2021-11-24 18:00:02
- 香港餐馆等规管处所12月9日起强制使用“安心出行”2021-11-24 18:00:02
- 用时40小时 4名失联人员从遇难点转运至殡仪馆2021-11-24 18:00:02
- 山西校地合作的兴农实践:聚力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2021-11-24 18:00:01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安徽智飞新冠疫苗为什么停了 原因有3点
2021-08-20 18:00:3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