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爱喝酒,为何俄罗斯人喝酒那么凶,却患肝癌少?难道有特别技巧?

  • 2021-11-22 19:59:5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通过全球肝癌地图和我国肝癌数据看出,我国肝癌情况非常严峻。众所周知,喝酒是肝癌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体内的大多数酒精经过肝脏代谢和解毒,酒精和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害肝细胞,使得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和坏死,从而导致酒精肝。

酒精肝患者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可诱发酒精性肝炎,仍然不节制地喝酒,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喝酒是肝癌的高危因素,那么为什么在我们上面的俄罗斯大兄弟,明明更爱喝酒,肝癌的发病率就那么低呢?

为什么明明爱喝酒的俄罗斯居民肝癌发病率那么低?

1、俄罗斯乙肝患者少

研究表明,喝酒跟肝癌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从绝对风险方面来说,喝酒并不是肝癌的第一大风险因素,第一大风险因素是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慢性乙肝。

我国7成的肝癌患者是慢性乙肝患者,常见的有乙肝小三阳和乙肝大三阳。由于受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使得肝脏持续受到损伤,易造成基因突变或肝脏炎症,加快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进程。

若只是感染乙肝病毒,发展成肝癌的风险并不是很高,但慢性乙肝患者再加上喝酒,那么患肝癌的风险会大幅度提高。

中国肝癌病例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仍然喝酒。

2、基因有所不同

喝同一种类型的酒,喝酒量一样,俄罗斯人群就没有那么容易致癌,他们喝酒后几乎不会脸红,也就是说他们的基因好。

喝酒脸红容易出现在东亚黄种人身上,特别是中国南方人,因为体内含有特殊的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本身酒精并没有致癌性,不过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在肝脏中代谢成乙醛,乙醛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可毒害多个器官,同时也会舒张血管,使得喝酒者脸红和青筋暴起。

因此喝酒后脸红,说明乙醛含量已经超标。由于黄种人体内携带乙醛脱氢酶突变,喝酒后乙醛含量远远超于其他人,所以致癌风险较高。然而俄罗斯无此基因缺陷,喝酒后并不会脸红,因此患肝癌的风险低。

没有乙肝,喝酒不脸红,就能随便喝酒吗?

不管有没有乙肝,喝酒是否脸红,都不能随便喝酒,喝酒百害而无一利。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曾经在2017年发表声明,指出酒精是致癌的因素之一,其当中就有肝癌。研究表明,全球约5.5%的癌症发生以及5.8%的癌症死亡都跟酒精有关。

21%的食管癌,23%的喉癌,41%的口腔癌以及22%的肝癌都和喝酒有着密切的联系。

值得提醒的是,喝酒并不一定100%的诱发癌症,不过长时间大量喝酒,患肝癌的风险远远高于从来不喝酒的人群。

温馨提示

最安全的喝酒量是0,也就是做到滴酒不沾,特别是肝病患者更应该注意,拒绝喝含有酒精的任何饮料。即使年轻人也要少喝酒,若因为某些因素必须喝酒时应控制喝酒量,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能超过25克,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控制在15克以内,喝酒期间多喝白开水促进酒精排泄,减轻对肝脏带来的负担。

日常生活中也好好呵护肝脏,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去小诊所拔牙、刺青和纹身等,不能和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以免感染乙肝病毒,与此同时,应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慢性乙肝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做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肝癌早期。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2/55721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