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患病呼吸困难!40岁以上吸烟、常咳嗽的你最好做这检查

  • 2021-11-17 22:00:01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11月17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冬季是慢阻肺患者最难熬的季节。受到气温变化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急性加重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教授提醒,患者一定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治疗,才能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安全过冬。

咳嗽咳痰可能是慢阻肺早期症状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13.7%。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目前已成为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教授表示,慢阻肺的症状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在早期,患者基本上没什么症状,或者是症状未能引起警觉:“早期咳嗽、咳痰不影响他的生活,所以没有太多感觉。”呼吸困难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除了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这些呼吸系统症状外,在病程加重时还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感到焦虑抑郁等非呼吸系统的症状。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教授讲解慢阻肺的症状

“识别急性加重的原因和风险、减少急性加重应作为慢阻肺管理的核心目标。”郑劲平介绍,《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21年修订版)》建议有急性加重风险的慢阻肺患者应该尽早使用三联药物,该药物可以帮助其提高肺功能。三联药物不仅能在5分钟内快速起效,降低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还可以持续改善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阻肺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是急性加重风险病人的一线选择。同时,指南也提出,使用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裂解成分生产的呼吸免疫调节药物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免疫力,从而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推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

秋冬季节慢阻肺高发

慢阻肺在秋冬季节尤其高发。郑劲平解释道,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季节,气道的敏感性增加,吸入冷空气等可能会引起患者气道痉挛,进而引发呼吸困难。若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持续存在,经由细菌、病毒、空气污染、冷空气刺激、心血管以及其他相关合并症等因素刺激,就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急剧恶化,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即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气促和喘息加重、进行走路等日常活动更费力或伴有发热症状。

秋冬季是慢阻肺高发的季节 新华社照片

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发生频繁。有研究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过去1年平均发生2次急性加重,每年中位急性加重次数达到3次。频繁发生急性加重不仅容易增加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加速疾病进展,造成肺功能的不可逆损伤,还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研究显示,每次中度急性加重后患者的肺功能都难以完全恢复,甚至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在急性加重8周后仍然处于受损状态。除此之外,慢阻肺急性加重导致的住院已成为慢阻肺患者主要的医疗支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预防非常重要。其预防分为三个层级,一级预防是要戒烟并减少对职业粉尘、毒性化学物质、生物燃料烟雾等危险因素的接触,并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二级预防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定期检查,坚持长期规范用药,不随意减少或停止药物使用。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华社照片

40岁以上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郑劲平提醒,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当出现呼吸困难时,病人的肺功能往往已经下降了50%。因此,定期做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不仅能发现肺功能是否出现异常,还可以发现肺功能异常发展的速度。郑劲平表示,有些病人尽管现在没有明显的肺功能下降,或者没有明显症状,但是通过每年的体检复查发现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增快,这提醒可能是慢阻肺或者是慢阻肺进行比较快,虽然现在没事,可能过两三年、三五年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郑劲平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如果是有咳嗽、咳痰等反复呼吸道症状的人群也应该做该检查。对慢阻肺患者而言,如果正处于稳定期,则不需要检查得太频繁,最短间隔半年检查一次;如果处于不稳定期,可以三个月或半年检查一次。

在检查出慢阻肺后,一定要及早治疗,否则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影响寿命。郑劲平表示,对慢阻肺的治疗首先要坚持分级治疗的原则,按不同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其次主要使用吸入治疗,因为吸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副作用较小;此外还需要规律用药,即并非等症状有所好转后就自行暂停用药,而是要按医嘱连续用药。“比如一天用药两次的,你就不要一天用药一次,建议你用药三个月的,你就不要用两个星期好了就把药停掉了。”郑劲平说。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唐茹粤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7/55620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