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就在身边,加强7项自我管理措施,才能维护健康

  • 2021-11-14 10:00:01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咱们同胞,见面打招呼时,都会问,吃了吗?当然,粮食定量供应,真没吃饭,别人也不会轻易请客。如今,咱们不再为吃饭发愁,但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又带来健康困扰,糖尿病开始大流行。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那么,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如何认识糖尿病?怎么进行自我管理呢?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成年人中间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已经超过10.5%,总数达到5.37亿,患者人数比2019年时增加16%;咱们同胞中的糖尿病流行情况,更是令人堪忧。2011年至2021年间,患者人数从9000万增加到了1亿4000万,其中,高达51.7%的患者,尚未得到确诊,就是说,每2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

糖尿病就在咱们身边,而且,还有大量的预备队伍。2021年,咱们同胞中,约有1.7亿人,存在糖耐量受损;2700万人,伴有空腹血糖受损。这些人,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预防,就会很快发展为糖尿病患者。与此同时,妊娠糖尿病患病率,2021年时,已经达到8.6%,这些人及其孩子,未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将会大幅增加。因此,糖尿病是对家庭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挑战。只有加强自我管理,才能减轻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危害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会引起重要组织、器官的受损。轻度血糖升高时,约50%的人,没有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能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中风、截肢等并发症。比如,糖尿病会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3到4倍,进行透析的患者中,大约40%来自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点,就是预防和控制慢性并发症。此外,咱们同胞中的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腹型肥胖,所以,有些专家提出了治糖先治胖的观点,提醒大家,注意体重管理。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首先需要进行系统评估,主要了解8项内容。第1,是基础信息,比如,家族史、体重、病程、用药情况等;第2,是糖尿病相关指标,比如,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第3,是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是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第4,是饮食习惯;第5,是运动情况;第6,是生活方式,比如,烟酒嗜好及睡眠状况;第7,是心理状态;第8,是治疗依从性。此外,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还要了解胰岛素管理和使用技能。

糖尿病自我管理,需要强调个体化方案及全面达标的理念,不能将自我管理等同于测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1个或多个代谢综合征,比如,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等,对于这样的患者,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调脂、降压,同时控制血糖水平,才能减少并发症危害。以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为例,在初次确诊时,就要检测血脂,如果血脂超标,应该及时使用他汀降脂,并且注意预防胰腺炎。如果血压超标,就要启动药物降压方案。如果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应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同时注意,常规筛查冠心病,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部不适、颈动脉杂音、短暂脑缺血、间歇性跛行、心电图异常等,应该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

糖尿病自我管理,应该根据病情,设置具体化的目标,比如,早餐喝200毫升牛奶;晚饭后半小时,散步40分钟。自我管理需要从7项措施入手,第1,是情绪管理,努力控制挫败感及内疚感,难以控制情绪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第2,是自我监测计划,制定详细的检测内容及频率,并且记录检测结果;第3,是饮食管理,重点是总热量控制及个性化食谱,需要掌握常见食物成分及烹调技巧;第4,是运动管理,可以请教运动医学专业人士,制定运动方案,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第5,是用药管理,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第6,是胰岛素管理和使用;第7,是并发症的筛查和预防。对待糖尿病,耐心和细节至关重要,自我管理方案越科学,做得越细致,未来就会少受一些并发症的折磨,加油吧。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4/55537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