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创建国家癌症医学中心,瞄准四大方向
- 2021-11-13 22:00:02 腾讯健康
- 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项统计显示,该院近30万肿瘤患者长期密切随访结果显示,5年总生存率达71.3%,整体生存情况齐肩国际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供图
11月13日,2021年肿瘤精准治疗国际论坛举办。
在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透露,该院对2008年-2017年在该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近30万肿瘤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结果显示:5年总生存率明显提升达到71.3%,整体生存情况齐肩国际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另一份国内首个、最大规模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癌症转移患者生存报告显示,2008年-2017年在该院住院诊疗的2万余例已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转移发生后的总体1年、3年和5年生存率达到65.6%、33.4%和21.1%。这意味着,即使发生了肿瘤转移,也还有五分之一的几率可以再活5年。
“肿瘤患者的康复和心理极为重要,我们医院这些年来相继开设了乳房重建、宫颈癌保育、营养、心理、伤口造口、淋巴水肿护理等特色门诊,满足患者康复期的各种生理、心理及营养指导需求。”郭小毛说。
除了单纯的治疗手段之外,更多的人文关怀措施进入临床。该院党委书记李端树介绍,2013年,医院建立了社工部,关注肿瘤患者可能碰到的心理、护理、营养以及法律等心理社会问题,还开设全国首个面向肿瘤患者及家属服务的“帮帮我”肿瘤患者心理热线,累计服务1500余人次。2018年12月,医院又建立了全国首个集成性、一站式医务社工引领的患者资源小站,通过免费主题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并设立“青丝行动”,向因肿瘤化疗脱发却经济困难的患者赠送假发。
郭小毛介绍,未来医院将积极创建国家癌症医学中心,将会瞄准四大方向:首先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筛查、精准诊治和精准康复,打造一个从预防、诊断到康复的全流程闭环诊治过程;第二个方向是围绕质子重离子制定适合国人的“中国方案”和指南;第三个方向是打造国家级的疑难病理诊断中心,制定诊疗的“金标准”指南和教科书;最后是加大与第三方企业的合作与开发,包括肿瘤相关医学装备、抗癌药物研发,打通产学研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3/55533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有没有糖尿病,他们尝一尝就知道
- 下一篇:品读|我当护士20年
-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老眼昏花”,如果不加控制可能致盲!2021-11-13 22:00:03
- (图表・漫画)【新华全媒+】健康管理2021-11-13 22:00:03
- 120万元一针抗癌药无缘医保目录谈判!医保局回应2021-11-13 22:00:03
-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南昌市监对猪肉市场专项整治2021-11-13 22:00:03
- 肾结石术后,这些饮食知识要注意!2021-11-13 22:00:0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安徽智飞新冠疫苗为什么停了 原因有3点
2021-08-20 18:00:3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