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患上肝硬化,或与常年白发染黑有关,好心提醒:安全染发需记住5句话
- 2021-11-10 20:00:04 腾讯健康
- 健康
自从到了更年期,曾女士白头发是越长越多,为了掩盖白发,每2个月,曾女士就会去楼下发廊染黑,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5年。
今年国庆假期后,曾女士上楼时突然感觉没力气,人昏昏沉沉的,饭也吃不下,起初以为是“假期综合征”,结果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近两个星期,加上皮肤、眼珠都有发黄的迹象。曾女士这才到医院进行检查。
一系列检查后,化验单显示曾女士胆红素超过正常人10倍,确诊已是肝硬化中晚期,且为化学性肝损伤。医生在了解了曾女士的日常习惯和病史后,判断肝硬化的很大原因是常年染发。
头发是人的第二张脸,染发的方式确实提升颜值,也彰显了个性。但近年来,染发剂的问题屡见不鲜,追求爱美之心的我们,如何才能安全染发?
一、美丽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
在我们的毛发上会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毛鳞片,这个毛鳞片遇碱就会张开,染发的原理就是利用染发膏碱性成分把头皮表层的毛鳞片打开,让人工色素进入到中皮层,与天然色素结合,形成想要的颜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植发中心吴文育主任表示,大部分染发剂都含有几十种化学成分,某些染发剂还含有会危害肝细胞的有毒成分,长时间频繁染发,对肝细胞的伤害不可小看。北京协和医院原皮肤科王家璧主任也介绍有些染发剂的化学物质可与体内某些细胞结合,可引起细胞突变,从而诱发皮肤癌、肝癌等疾病。
二、不安全染发可能造成什么伤害?
短时间内频频染发,或者使用不正规染发剂,都属于不安全染发范围,其中暗藏的健康风险,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1、损伤发质
染发的过程就是强制打开毛鳞片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毛鳞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头发变得毛糙、分叉,看上去就像一堆没有营养的“枯草”。需要注意的是,染发剂颜色较浅的,对发质的伤害更大,因为在染发的同时不仅需要将头发毛鳞片全部打开,还需要漂掉原来的颜色。
2、致敏
染发剂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合成,吴文育教授指出,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致敏原都有可能造成过敏。若是在染发前没有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很可能导致使用者产生过敏现象,轻则皮肤红肿,严重则有致死风险。
3、肝脏损伤
大部分染发剂中不乏有毒的物质,比如硝基苯、苯胺等,这些物质一旦被皮肤吸收,就会顺着血液,流入肝脏。一般情况下,肝脏可以正常将其过滤并进行分解,但若频频染发,肝脏运作负荷累累,便容易引发损伤,诱发炎症。
4、增加患癌风险
染发是否会致癌一直存在争议,而一项发表在BMJ著名期刊上的研究论文给了我们一些结论参考。该研究通过对117200名妇女长达36年的跟踪观察发现:
1.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大多数癌症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之间并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
2.累积剂量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呈正相关。
3.自然深色头发的女性患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加,而自然浅色头发的女性患基底细胞癌的风险更高。
另外,更多的研究也表明,虽然不安全染发并没有直接致癌的确切证据,但是与部分癌症患病风险的增加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想要安全染发,记住5句话
当然,前面所述风险的前提为不安全染发,那么,为了降低健康伤害,我们该如何安全染发呢?
1、认准成分降风险
在购买染发剂前,一定要仔细对比染发剂成分,查看是否含有违禁成分如醋酸铅,氨基苯酚等,还需留意苯基甲基吡唑啉酮等染料成分超标等等情况。
2、染前做好过敏测试
即使是皮肤不容易过敏者,在使用染发剂前最好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可以有效避免染发过程中发生致敏情况。
3、染发时防护措施要做好
染发过程应戴好头罩,耳罩等保护罩,避免染发剂进入眼睛,或溅入耳朵内部,洗发时也需注意将染发剂完全冲洗干净。
4、染发别上瘾, 一年两次更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杨顶权主任建议,染发最好一年不超过2次,不能时间过密,两次染发应至少间隔半年以上,平日尽量不要染发。
5、这些人群别贪“靓”
染发并不是人人都可进行,对于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哮喘病患者,可能存在染发剂过敏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最好不要染发。另外,染发剂的毒性可能会渗透皮肤,进入母体影响胎儿或婴幼儿,因此准备生育的夫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不适宜染发。
有追求美的权利,也有担起健康的责任。若是因染发过多,造成对身体不可挽回的伤害,再美也无心欣赏了。因此,染发前需了解安全常识,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资料:
[1]《女子每月染发患上肝硬化!皮肤科专家:安全染发记住5句话!》.健康时报.2018-04-03
[2]《染发中最担心伤发、过敏?发布》.健康时报.2020-12-13
[3]《医学顶刊:哈佛大学历时36年研究出染发的致癌性,染发可能比你想象中更伤害身体!》.生命科学前沿.2021-10-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0/55471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传承院史文化 凝聚发展合力 2021-11-10 20:00:08
- 青少年心理干预需关口前移 2021-11-10 20:00:08
- 老人胸闷,竟是心源性猝死 2021-11-10 20:00:08
- 息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活动 2021-11-10 20:00:08
- 治糖尿病方 2021-11-10 20:00:08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
-
央视报道:新冠特效药真的来了!够给全中国人用!治愈率100%!
2021-09-07 11:56:30